藺之儒眼皮斂了斂,一年前,不知是誰放了謠言,寒冰烈火,不死仙丹,導致許多人為求尋寶,蜂擁而至,這其中,也包括夏朝。他知道,夏朝近些月來在晉國的動靜,大都是在打探那顆丹藥所在之處。
也不知是誰給夏王提供的消息,說那靈丹就在龍海長興,隨后,夏王便親自動身前去龍海,發生了一系列變故,那些事藺之儒雖未參與,可到底與公主有關,他自然也知一二。
夏王打聽這個,他并不意外。
意外的是,夏王繼續往下說的話:“我想知道,那靈丹,是否可以救我那位朋友?”
藺之儒手指間不斷的摩挲著手腕上帶的佛珠,思慮著,他之前一直不得解,夏王何故會突然想要靈丹妙藥,甚至不惜以身犯險來晉國,如今,一切說的通了。
夏王口中的那位朋友,自然就是數十年前中了蠱毒甚至能讓夏王不惜性命前來求取解藥的人。夏王當年取解藥時,只說,那中蠱之人是一位朋友,而那朋友自出生便嬌弱多病,自幼習醫術,為自己調理,大夫們都說,只要不出大錯,也能一生順遂。
當年聽夏王口中訴說過病情后,他心中已有診斷,大夫的說法做法挑不出毛病,這位朋友自弱多病,好好調養倒也沒什么問題,不會輕易殞命。
壞就壞在,那朋友后來中了蠱毒。
雖然蠱毒能解,但蠱毒損了身子元氣,病根卻還是會留下的,他當年給解藥時,就特意囑咐過,他只給解藥,至于其他的,他也做不了,那朋友后半生要想活命,只有靜養,拿藥吊著,但能活多久,便要看那人的命數。
他當年并未在意夏王那朋友是何人,但如今,他知道的,卻多了些。
比如,那位朋友,是個女子。
又比如,那女子,名為阮以素。
藺之儒提筆,給了一個字。
“能。”
夏王面色凝聚:“何以如此肯定?”
他再寫下了八個字:“世人皆知,起死回生。”
這模棱兩可的答案,顯然不太是夏王想要聽到的,夏王輕諷:“世人都說,你是在世神仙,沒有你救不了的人,治不好的病,我該信世人,還是信你?”
藺之儒明白夏王疑他的心思,明皇煉丹,眾所周知,長生不老起死回生的流言也廣為傳播多年,但沒有一個人見過靈丹,也沒有人可以肯定的說,那靈丹必定能救人。
便是藺之儒,也不敢百分百確定。
只寫道:“明皇曾對家父言,此丹是留與公主的第二條命。”
看完紙上的字,夏王眉目間極為深沉,藺之儒所說的公主,除了明皇的女兒冥解憂,還能是誰。
夏王心有存疑,只是想不通,藺之儒會毫無保留的告訴他,而且很明確,那靈丹,就是冥解憂的第二條命,那東西到底有多重要,想必也無需多言。
許久,夏王收了收皺起的眉頭,平靜的問道:“如若要救我朋友,可還有別的辦法?”
藺之儒不輕易間斂了斂眼眸,提筆:‘無。’
“當真沒有?”夏王瞄著那墨跡未干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