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莘邇交代功曹史亮了一件事。
兩天后,余下的兩個盧水胡酋大來到。
莘邇當晚再擺酒宴。
酒過數巡,莘邇屏退舞婢,只留歌、樂。
歌樂聲中,他親自下場,舞蹈席間,活躍氣氛。奈何他沒有舞蹈的天分,雖是按照記憶、苦練了許久,仍是舞步僵硬,引得張道將捂嘴竊笑。
辛苦地舞了一段,莘邇止步於拔若能處,張開兩臂,長袖上甩,身向后仰,邀他起舞。
這叫“以舞相屬”,是前代本朝的宴會風俗。主人先行起舞,舞罷,屬一位來賓起舞。客人舞畢,再以舞“屬”另一賓。如此循行。
拔若能受寵若驚,趕忙起身,按唐人的禮節,叉腰舉袖,上步越案,接替莘邇舞蹈。
他年齡大了,體態且胖,舞得還不如莘邇好看,張道將等郡吏笑得前仰后合。雖然如此,勝在情緒。拔若能舞畢,屬舞給和鹿根的酋大鹿游。
鹿游不會唐舞,選擇了支節奏歡快的胡舞。
他三十來歲,體力充沛,步伐矯健,旋轉如風,腦后的小辮子隨之起伏,呼呼作響。
莘邇帶頭喝彩,堂內掌聲雷鳴。
如此再三,凡舞者“屬”處,宴上的諸人紛紛為“報”,你方舞罷,繼而他起。
氛圍被成功地調動起來,酒下不斷,越來越熱烈。
這時,史亮離席出堂。
很快,他帶著四五仆隸回來。候輪到獻舞的胡率跳完,他拜倒地上,高聲說道:“明公!”
莘邇心道:“來了!”裝作不勝酒力,倚案問道,“何事?”
“春宵美酒,主賓融融。值此良辰,下官陋見,宜當有寶物助興。自明公之郡,風調雨順,百姓樂業,郡人無不感恩。下官受郡人的委托,謹以數寶為獻。”
席間諸人聞言,安靜下來,等他獻寶。
“什么寶物?”
史亮喚仆隸們進來。
仆隸絡繹入堂,每人手上捧一個托盤。盤上五光十色,各置器物。
史亮說道:“此皆西域名寶,聊表郡人的謝忱,謹敢請獻與明公。”
史亮家世代貨殖,通商於西域諸國與隴州,這些寶物,有的是他家店鋪此前沒有賣掉的,有的是剛從西域進貨到的。莘邇前日囑他的便是此事,叫他到酒宴酣時,獻寶席上。
拔若能等胡率觀看諸寶。
有尺余高的長頸金瓶,有嬰兒拳頭大的彩玉,有鑲嵌紅寶石的金面具,有玉斧,有曲刃寶刀。
燭光映在寶上,斑斕美麗,越發烘托它們的不同凡響,晃得人眼都花了。
諸胡艷羨得不得了。
莘邇瞇眼偷覷,瞧見拔若能難以從金瓶上移走視線,鹿游再三矚目金面具。除了且渠元光僅瞅了諸寶幾眼,似無所意外;其余諸率亦俱覬望流連,各有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