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老傅到都以后吧。”
自令狐奉死后,莘邇忙於操辦他的喪禮、令狐奉的繼位典禮之余,和羊髦、張龜不少秘議細談,籌劃未來的政治方針。
截止目下,三人已經大致議定。
三人共同認為,朝中的行政權於今多被閥族掌控,難以爭奪,既然如此,干脆就仍還在軍權上著力。“槍桿子里出政權”的名言,莘邇奉信無疑。
軍權里頭,第一個要抓住的,肯定便是王都的兵權。
現今,王都的禁軍由四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曹斐的部曲,一部分是包括了宗室令狐曲所統之上軍在內的麴爽的部曲,一部分是莘邇的部曲,再一個是宋、氾、張等家在軍中的羽翼和勢力。四個組成部分的兵馬員額基本相當,都是五千步騎上下,但如論戰斗力,曹斐領管著定西的頭等精銳太馬營,其部戰力最高;麴爽部有少量的牡丹騎,戰力也不低。
至於莘邇,他部下多是才組建不久的輕裝胡騎,甲騎不多,卻是不及曹斐,也不太如麴爽。
這個背景之下,曹斐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所以,要想抓王都禁軍兵權,就必須繼續把曹斐拉攏到自己的船上。
對此點,莘邇不擔心。
一來,兩人有舊日的交情在。
二者,那晚莘邇對曹斐說,他卜了一卦,令狐奉很快就會醒轉,結果令狐奉果然醒了,搞得曹斐對他佩服不已,簡直要把他視為神人了。
兩下結合,雖稱不上俯首帖耳,然如今對既已“神人”,復得“顧命大臣”加成的莘邇,曹斐也差不多是言聽計從了。
有了曹斐為盟友,至少眼下來看,王都的禁軍已經半數為莘邇掌握。
令狐奉把令狐妍許配給莘邇,莘邇也就由此成了令狐氏的“外家”,與令狐家是姻親了。下一步,莘邇計劃借助這層新得的身份,看看能不能再把上軍將軍令狐曲招攬到門下。
令狐曲的部曲占了麴爽部隊的近三分之一,如能把他收服,不但會使麴爽的軍事實力受損,并且還等於是在麴爽的部中安下了個釘子,隨時能夠獲悉麴爽的一舉一動。
如此一來,王都禁軍的兵權基本就以莘邇為主了。
不過到底能不能拉攏到令狐曲,莘邇也拿不準。他是令狐氏的“外家”,麴爽也是。身份上,莘邇不怎么占優,只能算是與麴爽勢均力敵。莘邇琢磨著,得從別的地方入手。
禁軍,是抓王都兵權的首要;其次,還有一個,便是督府的中兵曹、直兵曹。
中兵、直兵兩曹直接管理王都各營禁軍的所有軍務,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就有了羊髦建議莘邇,表除羊馥遷轉中直兵參軍的事情。之前不好任羊馥做督府要害部門的長吏,現下形勢異轉,已是可以了。莘邇對羊髦此議,深以為然。
聽了莘邇的回答,張龜尋思片刻,說道:“將軍剛表薦傅君遷除典書令,典書令、中直兵參軍皆朝廷要職,羊參軍此事,緩兩日也好。”
一朝天子,一朝臣。
令狐奉辭世,令狐樂上位,誰都知道,朝中的人事將會迎來大的變動。
唯仍是那句話,莘邇的根基不深,於此時仗著顧命之威,往要害部門安插親信人手固然是題中應有,但確乎似也不宜操之過急,以免落入別人眼中,覺得他心急火燎,或會生起敵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