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茂一笑,沒有接孟朗的此句話茬,轉回正在討論的正題,說道:“趙宴荔之策,不可用。那么,茍雄之策,孟師以為何如?”
“茍侯之策稍佳,但現下,還不到用此策之時。”
“為什么?”
“一來,如臣剛才所言,姚國雖是敗軍之將,不可小覷,而一旦我軍失利,或會引起國中的反叛,因是,在用兵之前,須得做好萬全的準備,不可倉急出軍。”
蒲茂頷首,同意孟朗的意見,問道:“這是其一,其二呢?”
“二來,定西猶侵占著我朝的隴西郡數縣,由此隴西數縣,定西東可進犯南安、天水、略陽等郡,南可進攻冉興。在我出兵討伐姚國之前,我軍須得先把南安、冉興等地的設防布好。”
蒲茂說道:“前時傳來的消息,定西朝中政斗激烈,宋方被殺、宋閎告老歸鄉,莘邇奏請新設錄三府事一職,舉氾寬出任之。孟師,宋、氾兩家都是隴州的頭等閥族,而莘邇是定西的新貴重臣,他們之間出現了這樣大的內訌,現在難道還有余力進犯我國么?”
孟朗說道:“大王,恰是因為定西出現了內斗,定西才必定會借我討伐姚國之機進犯我國!”
“為何?”
“氾寬也就罷了。根據定西傳來的情報,其朝中的此次政斗,其主使者,實為莘邇。殺宋方、逼走宋閎的是他,請設錄三府事,舉薦氾寬出任的也是他。”孟朗下意識地掐著胡須,嘿然說道,“以前臣卻是小看了此子,於今看來,他倒是個有些手段的。”
“然后呢?”
“雖是有些手段,但是大王,莘邇有個致命的短處。”
蒲茂問道:“孟師指的,可是他族望不高,家為寓士么?”
孟朗說道:“然也。於此次的政斗中,莘邇盡管獲勝,可他畢竟根基不穩,仍是不但無法與氾寬、陳蓀、麴爽等隴州當權清要的士望相提并論,——這一點,從他不得不表舉氾寬出任錄三府事,把等類錄尚書事的大權拱手讓出就可看出,而且,臣料之,他現下還會對宋家尤其警惕,以防宋閎卷土重來。這種情形下,大王,臣敢請問之,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什么?”
蒲茂從當孟朗學生的時候,就已經習慣了這種問答,略思考了一下,回答說道:“自是用兵,以獲軍功。”想到了自己的身上,心道,“這么說來,莘邇如今面臨的處境,與孤小有相近,都是為了穩定局面,需要軍功。”
“故此臣言,只要我軍出伐姚國,定西就絕對會進犯我境或者侵攻冉興!”
“孟師卓識遠見,所言甚是!”
孟朗總結說道:“一個是防備定西侵略,一個是須得做好萬全之備,不能倉促出軍,是以,茍侯之策雖然稍佳,眼下還不到我進伐姚國之時。”
蒲茂已然明了孟朗的意思,順著孟朗的思路,他提出來了接下來的應對,說道:“孟師之意,孤已明矣。那孤且先下旨,令南安、天水、略陽三郡,以及冉興,嚴整軍備,以防定西來犯;然后等始平、扶風、北地、安定等郡的精卒奉旨齊集咸陽以后,再作出兵。孟師以為可否?”
“大王圣斷英睿!”孟朗說道,“臣有一個小小的補充。”
“孟師請說。”
“此次討伐姚國,可檄鐵弗匈奴出兵相從。”
蒲茂笑了起來,說道:“就如師言!”
姚國的兵馬屯駐在秦國的邊境,盡管現下尚未到大舉進伐的時候,對此也不能置之不理。蒲茂與孟朗議定了對策以后,於當天下旨,命上郡、平陽郡和河東郡三地嚴守邊界,靜候援軍。
……
謝謝大家的月票、推薦和打賞!
喜歡即鹿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即鹿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