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軍官問道:“你是來求見陛下的?”
楊姓的士人直視軍官,說道:“我名賀之!你可曾有聞聽我名?”
“楊賀之?你是楊家的千里駒!”
“千里駒”,是楊賀之少年時,成都士人給予他的評價。
楊賀之說道:“勞煩你為我通報陛下,便說我有存國之策!”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況乎較大規模兵馬的調動,更是不好隱瞞。
這個軍官身為禁軍的高級將校,消息遠比尋常的百姓靈通,已經風聞到,東唐的荊州刺史桓蒙近月秣馬厲兵,似有攻成秦之勢。
想當年,在成秦建國之初和前期之時,因為東唐那會兒才遷鼎江左,內部的政局不穩,故是成秦尚能保持一定的進攻態勢,有的年間,成秦竟能一年騷擾東唐四五次;可從前些年起,一方面是因為成秦接連出現了兩次內亂,一方面是因為經過王氏等名相的努力,東唐調和了土、寓之間的矛盾,在江左站穩了腳,比起人才、國力,成秦到底不如東唐,加上此落彼漲,以是攻守之勢頓異。
就在桓蒙接任荊州刺史之前,上任的荊州刺史庾氏也曾發動過一次對成秦的進攻,打下了與荊州接壤的涪郡、巴郡,并控制住了巴郡西邊的江陽郡。江陽郡再往西,是犍為郡,犍為郡的西北邊就是成都了。
可以說,荊州如果再次發動攻勢的話,成秦雖有大江為守,面臨的局面也會十分嚴峻。
軍官猶豫了好一會兒,心道:“楊賀之有盛名,楊家在成都堪稱大族,振威將軍頗得先帝信用。他既言有存國之策,想來不會是妄語。罷了,我權且為他通報。陛下如肯見他,我就領他入宮;如不肯見,我再奉旨行事,或捕他下獄,或逐他離去便是。”
就叫兵士看住楊賀之,軍官入內上稟。
快到中午,這軍官出來,說道:“陛下召見於你。”
楊賀之也不除去妝飾,提著手鼓,跟著軍官進宮。
順著宮城的主干道,行約兩刻鐘,拐向西行,到了一座殿外。
軍官進去通報,旋即,喚楊賀之入內。
楊賀之入到殿中,拜倒在地。
龍榻上盤腿坐著個碩大的氐族男子,雖因坐著,看不出具體的身高,但只從體態就可判斷,此人身量高大,差不多得近八尺,特別肥胖,臉上的肉往下耷拉,那條粗腰,真如水桶一般。
此人即是李當。
蜀地的士民傳言,說李當腰帶十四圍。一圍是五寸,折算成后世的計量單位,十四圍差不多一米七多了。果是無有虛傳。
李當的父親李尤做了五年成秦的皇帝,四年前去世了,李當的皇后無子,李當是李尤的庶長子,得以繼承帝位。
李當這會兒盤腿而坐,倒非是輕視禮儀,而是因為在去年的一場內戰中,被流矢傷及了小腿,到現在沒有痊愈,故而無法跪坐。
去年的那場內戰,是成秦的太保、李氏的宗室李成造反。跟隨李成反叛的蜀人達數萬之眾,聲勢浩大。李成進攻成都,李當親自登城抵御,不小心被箭矢射中。那李成是個悍勇的,因見攻城不下,遂單人匹馬,突擊城門,被守軍射而殺之。這場叛亂由是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