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艾說道:“他倆如不上當,那就只有下策可用了。”
郭道慶問道:“下策是何?”
唐艾說道:“只能先與曹領軍、田將軍合兵,攻打首陽。”
為何說先攻打首陽是下策呢?卻是說了,既然在莘邇本來的預案中,其中一個是“圍城打援”,那為何不把這個預案用在首陽呢?圍攻首陽,以誘來呂明、姚桃的援兵,半路伏擊之,這不一樣也是“圍城打援”么?
原因很簡單,當圍姚桃而誘呂明之時,呂明能遣的援兵至多兩千,兩千敵兵較易設伏殲滅,但現下姚桃、呂明合兵之后,襄武縣城有兵馬近萬,那么他倆可以遣出的援兵,至少也能有五六千人,若是擺出決戰的架勢,傾城而出,那就是七八千人了。如許多的援兵,非但不好設伏殲滅,一個搞不好,反而還會使莘邇、曹斐兩部陷入將受夾擊之險境。
是以,這個辦法是“下策”。
莘邇沉吟許久,問麴球,說道:“鳴宗,你怎么看?”
麴球笑道:“我看,呂明、姚桃定然是會‘上當’。”
定然是會“上當”,也就是說,應該是會出城野戰。
莘邇問道:“哦?此話怎講?”
麴球腰桿筆直地跪坐著,微笑說道:“其實也不能說是‘上當’。球敢請問明公,如是換了明公處在呂明、姚桃的位置,手上的兵馬不僅不比來攻的敵軍少多少,而且有堅城可為依仗,則面對來敵,明公會如何選擇?是單純的守城,還是先試一試野戰?”
莘邇明白了麴球的意思,沒有回答他,笑著反問,說道:“鳴宗,如果是你,你會怎生選擇?”
麴球說道:“有堅城可依,就算出城野戰,戰斗失利,亦可撤回城中,從容守御,這種情況下,球自然不會單純的守城,……尤其是當來敵中,還有敵國赫赫有名的重臣、明帥之時!”
郭道慶是麴家的故吏,久從麴爽,與麴球也很熟,平時相見,對麴球甚是尊重,但牽涉到軍戰大事,他卻能堅持己見,仍以適才的觀點來表達疑慮,說道:“將軍所言甚是,但問題是,呂明、姚桃皆非庸將啊,他倆會見利而昏頭么?”
麴球笑道:“子善,正因了呂明、姚桃不是庸將,我才斷言他倆會敢出城的啊!”
郭道慶茫然不解,問道:“將軍此話怎講?”
麴球答道:“他倆如是庸將,那么他倆可能會因為畏懼明公的威名,而不敢出城浪戰;可他倆不是庸將,那么他倆對自己肯定都頗有信心,有信心,不就敢出城與我部野戰了么?”
莘邇嘆道:“只會排兵布陣,俗將而已;能知人心,以定戰守之法,才為名將。若鳴宗者,名將是也!”聽完了麴球的分析,莘邇的心定了下來,不再擔憂呂明、姚桃萬一據城固守,他該如何應對了。
翌日,兵發襄武。
到的城下,當天筑營。
次日,莘邇令神射手,射信城內,邀呂明、姚桃會戰於野。
喜歡即鹿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即鹿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