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點了點頭,便如此下令,在軍令中,加上了一句:“前列擅動者,后列斬之;后列擅動者,左右斬之;擅動而其后列、左右不斬者,部曲將并皆斬之。”
軍令下到,秦軍東陣的兵士越是無人敢動。
……
那三百余隴騎,是由蘭寶掌所率。
莘邇給他們的軍令,的確是只有“試敵陣虛實”此條。
卻是何為“試虛實”?想那敵人的陣型列成以后,只從外表去看的話,陣線的各個方位大致都無差別,那么怎么才能判斷出敵陣的薄弱點在何處?觀敵陣不同方位兵士的甲械之精良與否、隊列之嚴整與否是其一,遣兵佯攻,觀敵陣的哪個位置會忍不住先動,則是其二。
蘭寶掌的任務,就是看能不能把其二這一點給試出來。
因是,在佯攻秦軍東陣,而秦軍東陣不動的情況下,在馬上就要進入到敵軍弓弩的射程之內時,蘭寶掌及時地帶領部曲轉向,改往西去,越過秦軍東、西兩陣的間隔,馳至到了姚桃陣的前邊,先轉往北邊行了一段,旋即掉頭,又是打響騎鼓、吹起唿哨,迎其前陣馳奔而向。
竟是與呂明部所列之陣一樣,姚桃部的陣,也是沉穩不動。
……
莘陣中軍。
莘邇看到了這一幕以后,對唐艾說道:“千里,你說姚桃部皆善戰之老卒,今觀其陣,誠如卿言。”莘邇此前沒有與姚桃部交過手,至此,在他心中,把姚桃部的戰力提升了一個檔次。
唐艾說道:“明公,秦虜的東、西兩陣都不動,再留蘭校尉部試探,也無用也了,可把之召回,換強弩上陣。”
莘邇頷首,便就下令,中軍敲起金鼓,召回了蘭寶掌部。
那三百余騎歸陣,仍回去東側排列。
四百個強弩手,在二百甲士、盾牌手的護衛下,分成東西兩部,出陣朝前,以方陣的隊形,行進到呂陣、姚陣的前頭。帶隊的軍官一聲令下,四百張弓弩齊齊張開,往此二陣中攢射。
莘邇目不轉睛地觀看秦陣動靜。
見那秦軍東陣仍舊不亂,面對如雨的箭矢;其西陣的姚桃部兵士,卻比起剛才迎對隴騎的作勢沖陣,稍微顯出了一點混亂之態,不過這點混亂并不嚴重,沒多久即被姚桃彈壓下去了。
很快,秦陣中射出了反擊的箭矢。
好在此四百強弩手,都是定西王都谷陰駐軍中的善射力士,乃定西軍中的頭等精銳,所用俱是強弩,比對面秦兵多數的弓弩射程都要遠,因是秦陣的箭矢能夠射到他們那里的不多。射到的那些,也都被盾牌擋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