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實、佛澄和推測的不錯,江左唐國的荊州刺史桓蒙,的確是在賀渾邪生亂后不久,就上書建康朝廷,請求允許他趁機帶兵北伐,然而果被建康朝廷拒絕;新上任揚州刺史未久的殷蕩,則在同樣的請求北伐之上書以后,卻得到了建康朝廷的允許。
桓蒙其實對這個結果,也是早有預料的。
畢竟自唐室南遷到江左以今,荊州此地,因其位處長江上游,俯瞰建康,仗有順水而下的天然地利,并轄縣眾多,民稠州富,且擁有一支以大量寓居於此的關隴流民為基礎所建成的部隊,兵精將勇,能打敢戰,故而一向都是朝廷嚴防的對象,前時桓蒙無詔而以萬人伐蜀,竟然功成,已經給他賺到了偌大的聲名,近些時月來,不斷有懷抱各種目的的士人涌往相投,那么現下盡管魏國起了內亂,看似是個大好的收復神州的良機,可說是為了皇權免收威脅也罷,為了掌權的那些頭等閥族的門戶之利也好,朝中當然是不可能會允許他再次動兵的了。
也正是出於朝中現在對桓蒙已然起了極大警惕的這個緣故,上次桓蒙伐蜀,朝中尚有暇對此討論了一陣,以致沒能及時地給他回復,這次卻則不然,他的上書才剛送出沒幾天,禁止他出兵的旨意就加急下到了荊州。
如無旨意,桓蒙還可如上次伐蜀,再次來個無詔出兵,這回旨意下達的如此迅速,倒是讓他不好仍舊一如前例了。
桓蒙這日親訪袁子喬,詢問對策。
袁子喬到底是個文士,雖有膽勇,但時下士人好酒、服五石散等習,他一概俱有,日常缺乏鍛煉,因而身體素質不是很好,前次伐蜀,來回數千里,長途奔波之外,他又數次臨戰於前,親冒矢石,還受了點小傷,因自蜀地歸后不久,就染上了病,這兩個月他一直臥床不起。
桓蒙沒帶幾個隨從,輕車簡行,到了袁子喬家里,不叫他的家人通知他,徑入后院,至袁子喬臥床之室,推門而進。
躺在床上的袁子喬雙目合閉,面色慘白,散發蓬亂,身上蓋著錦被,露出在外的臉頰、雙臂枯瘦如柴,哪里還有半分往日倜儻不羈的風流?更不見笮橋戰時,他奮勵進戰的勇武姿態。
桓蒙見之,頓然心生酸楚,顧問跟他進來的袁子喬長子袁方平,說道:“睡了么?”
子喬,是傳說中周時神仙王子喬的名;方平,是傳說中前代秦朝時神仙王遠的字。江左士族信奉天師道的不少,袁子喬家也是如此,故其父子之名,都是取自古代神仙的名、字。
袁方平年歲不大,七八歲而已,尚未加冠,垂雙髫,穿孺子童服,年紀雖小,行止頗為成熟,滿是憂心地回答說道:“家君這些天醒來時短,昏睡時長。”
“用飯何如?”
“兩三天吃不了一頓飯。”
桓蒙瞧見床邊案上擺著一碗符水,皺眉說道:“這是哪里來的?”
袁方平答道:“是小子特從張師那里求來的。”
“張師”,是隨桓蒙從蜀中到荊州的一個蜀地天師道的頭領,向有神妙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