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賀之對張韶說的是:“下官於城外循撫諸部,聞說賀蘭延年佯於城東筑營,而兵已趁夜東去。下官急赴城東,見城東雖有若干鮮卑胡騎駐留,而估算其人數,留者不到千騎,少了三千余騎!下官求見賀蘭延年,被幾個鮮卑小率百般尋辭推脫,終究是未能見著於他!”
楊賀之的這番匯報,算是個“簡報”,限於緊急的程度,一些東西他沒有時間細說。
比如那個“聞說”,告訴他此事的,不是定西軍的將士,而是牽羊擔酒、特地跑來慰問“王師”,以向定西示好的廣牧縣外的唐人豪強。
又比如“估算其人數,留者不到千騎”,事實上,城東鮮卑騎兵的駐地上,樹立的旗幟、點燃的篝火著實許多,如只從旗幟、篝火判斷,大概得有三四千騎,這個數目恰好與賀蘭延年帶來的部隊人數相當;但楊賀之是個機靈、心細的,通過數次強行接近其駐地之腹心地域,卻撥開了這層迷霧,從中察到了真相,得出了留者其實不足千騎的判斷。
再又比如他求見賀蘭延年時,阻擋他的那幾個鮮卑小率的“推脫”之辭,先說賀蘭延年正在忙於軍務,繼而又說發現了溫石蘭的殘部,賀蘭延年打算調兵去追,等等好幾個的借口,有的借口,像“發現溫石蘭的殘部”,簡直荒唐之極,據賀蘭文悅之前的說法,溫石蘭於漠中兵敗之后,便向西逃竄而去了,又如何會於此刻在廣牧城外發現其蹤?一聽便知是敷衍之語。
張韶定住心神,目光找到了賀蘭文悅,徐徐說道:“貴軍已往東去了么?”
賀蘭文悅訝然,不答反問,說道:“將軍此話何意?”
“賀蘭大人到現在還沒進城,貴軍東去的部隊,是不是他親自率帶的?”
“將軍,我不明白你的話是什么意思?”
張韶緊緊盯著賀蘭文悅,觀察他臉上的神情變化,說道:“貴軍忽往東去,是要去哪里?”
賀蘭文悅鎮靜得很,一本正經地說道:“將軍,什么是我軍忽往東去?我軍現明明就在城東,哪里來的東去?我不懂你的話。將軍到底何意,還請明示。”
張韶知從他這里是問不出了,便向楊賀之、張龜使了個眼色。
楊賀之拉著張龜,兩人出到堂外。
楊賀之把聽來的情況又對張龜說了一遍。
張龜頓時震驚,略作忖思,立刻命值守的親兵把趙染干找來。
不多時,趙染干來到。
院中不但有張韶的親兵,也有賀蘭文悅帶來的鮮卑精卒,張龜故意大聲對趙染干說道:“慶功宴就將舉行,賀蘭大人尚未入城。你現在去城東,務必把賀蘭大人趕緊請來!”放低了聲音,說道,“聞報有不少的拓跋騎兵似已離城,往東去了,你去到城東,切將此事探明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