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王的確居功至大,你能有這一份心,倒是不錯。”太后滿意地點了點頭,看壽王妃的眼神也多了幾分欣賞。
她一直都知道,壽王妃這人,深居王府,一直都不理宮中是非。
這么多王妃里頭,也就壽王妃為人蕙質蘭心。
比起那董詩雯,人要和善許多。
蒼晗月說道,“食君之祿擔君之憂,這都是王爺的本分,王嫂和皇祖母這么夸贊,對王爺真是有些過譽了。”
蒼晗月知道什么叫功高蓋主。
皇上本來就顧慮這一點,所以才會同意原主跟風烈云成親,一來是為了制衡,二來,也是為了讓風烈云明白處境。
臣,永遠是臣。
這一點,蒼晗月一直都心知肚明。
只是,當年原主一心愛慕風烈云,卻從未看透這一點。
壽王妃淺笑,“烈王妃不必謙虛,就連皇祖母都對烈王稱贊有加呢,如今烈王又前往邊境,平定外亂,屬實辛苦。”
說著,壽王妃便對著太后關切起來,“見皇祖母精神不錯,想來有了烈王妃的照顧,身體好多了?”
“嗯,這倒是月丫頭的功勞。”太后點點頭。
壽王妃慶幸道,“幸虧烈王妃醫術高明,孫媳什么也不懂,唯好在府中,日日燒香拜佛,祈求菩薩保佑皇祖母身體安康。”
“難得你也如此孝順。”
太后身體恢復,心情自然不錯,面上掛著喜悅,吩咐道,“去將哀家那白玉手鐲來,賞給壽王妃。”
“是。”
慶嬤嬤轉身去了內殿,很快取來了一對白玉鐲子,雙手呈到壽王妃面前。
壽王妃受寵若驚,“這鐲子如此名貴,孫媳如何能要?”
太后說道,“你日日為哀家燒香拜佛祈禱,也算是心里有哀家,這份孝心,哀家自然也不會辜負。”
“便拿著吧,好生戴著,這白玉通透潤-澤,倒是很適合你。”
“是啊,王嫂,既然是皇祖母賞的,你便收下吧。”蒼晗月看得出來太后什么意思,便也勸道。
壽王妃心花怒放,面上卻是波瀾不驚,嘴角勾著一抹淺笑,接過裝有白玉鐲子的盒子,緩緩站起身來謝恩。
“孫媳謝皇祖母賞賜。”
蒼晗月面帶微笑,心里尋思著,這皇祖母收買人心,倒是很有一手。
-
壽王妃留在福壽宮待了一會兒,便出宮去了。
走在紅墻的青道上,壽王妃的貼身婢女月兒開心道,“太后一上來就給娘娘這么好的賞賜,看來太后很喜歡娘娘呢。”
壽王妃面色淡淡的,“也多虧了烈王妃相助,太后才愿意見我。”
“為何?”
月兒不明所以,歪著腦袋,“您是壽王妃,是太后的孫媳婦,怎見太后,還要烈王妃幫忙呢?”
“太后疼愛烈王妃,而烈王妃自小便在太后膝下長大,爺孫二人感情深厚,烈王妃說什么,太后自然也會聽。”
壽王妃語氣溫淡,輕緩溫柔,“前日,稷王妃前往福壽宮,卻被拒之門外,你便想,稷王妃不也是太后的孫媳,太后怎就不見?”
“今日若非烈王妃幫我,別說能得到賞賜,便是想見一面都難。”
壽王妃對此心知肚明,心里對蒼晗月自然更多了一些好感。
“原來是這樣,想來這烈王妃還真如傳聞中說的一樣,深受太后寵愛呢。”
月兒恍然大悟的點點頭,頓了頓,又琢磨著道:“幸虧王爺與烈王的關系不錯,烈王妃才愿意幫娘娘呢。”
這話倒是說到了點上。
壽王妃不可置否,意味深長道,“所以人的一生,做什么樣的選擇至關重要,我也希望,王爺這一次的選擇是正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