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雖然也可算作河東勢力,而命途要走到盡頭,卻也是要被李克用誅殺的名將,又何止他李存孝一個?
因為李天衢聽郭崇韜分明報說道:
“李節帥協助擒執我河東叛將李存孝,末將謹表謝意,代我家主公轉達節帥自會履行先前約定。以三千戰馬相贈于貴鎮,這樁人情,我河東軍也仍會記下......
而我家主公已遣使往幽州,知會節度使劉仁恭派遣隸屬我河東的中軍都指揮使高思繼,與其弟高思祥押送戰馬,經義武軍南下,想必旬日光景,也將抵至貴鎮邊界,請節帥接受戰馬。”
白馬銀槍高思繼,李天衢怎么可能會不知道?他開創了集拳、械為一門的四季拳,不但是長于沖鋒破陣的猛將,倒也是個武林高手...而高思繼同高思祥、高思綸、高思緒兄弟四人皆以武勇著稱于世,非但與王彥章并稱五代十國第一名槍,起碼《殘唐五代史演義》里面,可是僅僅排在李存孝、王彥章、史建瑭之后的第四號猛將了!
所以乍聞得高思繼這個名頭時,李天衢雖也有些心機城府,可是沒什么心理準備,臉上神情一時間也很難保持波瀾不驚。而郭崇韜到底為人機警精干,他眼見李天衢面色有異,也連忙追問道:
“節帥?卻不知還有何異議,而須末將回去報與主公知曉?”
李天衢輕咳了兩聲,嘴上說著容我思量一番,而腦筋卻轉得飛快。說起來,高思繼、高思祥乃至他們兄弟現在的身份的確有些模棱兩可,他們軍旅世家,祖上世代戍守盧龍軍媯州,本來身為金頭王李匡威麾下的戎將,所以先前可還是河東李克用的死對頭麾下的得力干將。
而李匡威、李匡籌決裂廝殺期間,高思繼也只得暫時歸投河東軍。李克用趁機協助劉仁恭攻占盧龍軍治所幽州,河東部眾也沒有盡數撤軍離去,劉仁恭被扶植做了盧龍軍節度使之后,留下戍守幽州的士卒,便由高思繼兄弟統領。所以他與幾兄弟名義上隸屬河東,實則卻在盧龍軍藩鎮當職。
可也正是因為高思繼等人略為復雜的出身,夾雜在河東、盧龍兩方藩鎮之間卻也頗有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意味。由于高氏在燕地素有威望,部曲中多為北地豪杰,而深受節度使劉仁恭的忌憚;而李天衢也很清楚,高思繼兄弟若是還按照原本的規矩不會挪窩,早晚也會因為糾治戍守幽州的河東軍部眾而生出沖突,激怒得李克用尋思高家名義上雖聽奉自己,可是糾聚燕地軍眾已有抗拒河東的勢頭,如此“勢傾一方,必為后患,乃盡誅之”......
與高思繼同輩的高思祥等人,還有他的兒子高行周甚至橫跨了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因顯赫戰功受累朝榮寵...孫子高懷德則成了宋朝開國功臣...倘若有機會招募高思繼歸從,李天衢心說他這也可說是自帶名將世家體系了,又怎能不動心?
關鍵是,又該如何向李克用要人?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唐末大軍閥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