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后,大家都還沒有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連話都不敢多說一句,生怕說錯,惹著無妄之災。
出宮的路上,大臣們比任何一次都安靜,只是這安靜之下,卻并不平靜。
眾人出了宮門,才不約而同的舒出一口氣。心照不宣的坐上各府的馬車離開。其中就有君恒和君策。
君晟和楚錦年一起,帶著皇帝的賜婚圣旨,先一步走了,皇帝不曾留下君晟說話,也不曾對他多說什么,這樣的態度,讓大家更猜不透了。
若說皇帝允許了君晟出府,但是又沒有別的動作。若說不允許,又直接下了賜婚圣旨。
就很矛盾。
對于這件事,出了大殿沒有人敢明著議論,只敢暗地里揣測一二。
被關了五年的大皇子,突然出現在人前,和皇帝以及外臣商討了和親之事,而且最后還成功了。
而皇帝對君晟的態度,仿佛君晟從未離開朝堂。對于五年前的事情只字未提,仿佛那些曾經讓人聞風喪膽的巫蠱之事,從未發生過。
原本,在和親之事定下來后,君恒還想垂死掙扎一下,想以此作為借口,把巫蠱之事說出來,希望哪怕和親,也不讓君晟入朝堂。
但是因為皇帝只字未提,他們也不敢貿然提起,生怕皇帝在興頭上,直接把當年的那件事情也給平了,那他就得不償失。
君恒雖然心中不樂意,但是也不敢去賭,最后還是忍了下來。
事情到了這一步,他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一路急匆匆地回了府,腦中想到陳老的那些話,還有昨日他們私底下的商量建議,和君晟交好這件事,眼下怕是就要提上日程。
總歸,無論如何,就是不能讓君策得便宜。
策王府。
底下的幕僚們聽到和親成功的消息,臉上都露出欣喜的笑,一片歡天喜地,但是君策卻沒有說話,若有所思。
事情如他所愿,且發展出奇的順利,皇帝根本就沒有說起五年前的事情,便一錘定音,把這件事定了下來。
就好像君策原本準備了一二三四步,中間還為了預防變故做了許多安排,但是皇帝直接從一到了四,中間的二三完全沒有派上用場。
君策一時不知該是喜是憂。
雖然整件事的結果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但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卻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
還有皇帝問許懷義的那一下,當時他的心都要跳到了嗓子眼,還好最后結果圓滿。
不過,許懷義那幾句話,倒是正好幫了周太師一把。
原本他就在考慮這個問題,這件事由周太師去說,但是也要皇帝問才好,若周太師主動說,皇帝肯定會懷疑他。現在好了,直接由許懷義讓周太師出來說話,周太師被動出來,任誰也不會懷疑他,是一點后顧之憂都沒有。
雖然他跟周太師做了交易,用抓到的把柄威脅他,這件事過程中遇到的麻煩,由周太師一律承擔和解決,哪怕被皇帝懷疑,那也是太師府的事,跟他沒有關系。
但是現在,他不得不感慨一句,太師府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
有了許懷義這一句詢問,周大師說什么都不會引人懷疑。
君策總覺得這里頭有什么不對,但是一直又不能把他們串聯起來。
若背后真有什么貓膩,那許懷義和周太師應該是一伙的才說得通,但是他們怎么可能呢,完全不搭嘎的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