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
早朝上便有人彈劾季家三房老爺。
理由是侵占百姓土地,還做局坑了一戶百姓家的鋪子。
此話一出,君恒立馬警惕起來,但到底沒有多慌張。
季家被人彈劾也不是第一回。
有時候是那些大臣沒事找存在感,總要找點事情出來說,也有時候是真的有這樣的事被彈劾。
對于他來說,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很容易解決。
只是在眼下這個當口,有人拿季家說事,君恒更多的是氣憤。
覺得這些大臣不長眼,心中暗自把人記下,想著有機會,一定要他們付出代價。若不然,是個阿貓阿狗都覺得可以去季家踩上一腳。
君恒往后頭看了一眼,立馬有他這邊的人輕車熟路的出來喊冤。
無論事情是與不是,先喊冤把態度擺出來再說。
皇帝看了一眼底下的君恒君策二人,這個時候翻季家的事,他心知肚明這是君策的手筆。
對著二人冷哼了一聲,照例詢問了幾句,然后把事情交給了大理寺。
下了朝,皇帝依然叫了君晟一起去御書房。
君恒知道后,又是發了好一通的脾氣。
接下來的兩日,風平浪靜。
到第三日,大理寺的官員上報季家的事情時,洋洋灑灑說了十宗罪。
其中就有當初季家逼死武安侯府嫡女的那件事。
事情說到這里,大家齊刷刷的看向皇帝。
和其他事情不同,這件事牽扯到了其他朝廷大臣。而且今時不同往日。
當初那件事情真相如何,皇帝清楚,大臣們也清楚,不過是為了大局著想,不了了之。
現在重新提起來,怕是這件事難以善了。
皇帝也沒有表態,只讓大理寺繼續查出確鑿證據,擇日升堂審問。
當天中午,武安侯府老夫人去大理寺鳴冤的事,便遞到了皇帝案臺前。
皇帝看完,沉思了好一會兒,才大筆一揮,在奏折上批復:查。
次日,大理寺升堂斷案。
所有彈劾有理有據,人證物證齊全,大理寺卿當即下令拿人。
帶頭的,是新任禁軍統領陳啟佑。
當一隊官兵毫無預兆的闖進了季家的大門,敏感的人已經嗅到:要變天了。
官兵直奔三房院子,一路橫沖直撞,半點沒有顧及這是大學士府邸,這是國丈府邸。
季家高枕無憂多年,哪里見過這等架勢,頓時一片兵荒馬亂。
陳啟佑親自上門拿人,領命辦事,指令齊全,下人就是想攔也沒有攔住。
三房院子。
季三老爺看到這么多的官兵,嚴厲的把這些人批了一頓,擺出一副老爺派頭,領頭的官兵絲毫不怕,拿出鐐銬,二話不說把他拷上,他大聲質問著:
“你們可知道我是誰?居然就這么上門來抓人?我們季家可不是好欺負的,你們如此做可有想過后果?季家絕不會放過你們?你們干什么?本老爺要見恒王殿下,你們都是強盜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