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家的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主要牽扯到季家,還是引起了不小的風浪,京城百姓茶余飯后也多有討論。
關于季家三老爺的事,因為暗中有君策推波助瀾,明面上又有武安侯府求一個公道,很快便水落石出。
當初彈劾季家三老爺的折子,每一條都人證物證齊全,沒有冤枉,罪證確鑿,其中還牽扯到幾條人命,季三老爺無從抵賴。
欠債還錢,殺人償命,按照大周律法,季三老爺被叛了秋后處斬。
判決一出,朝廷都震驚了。
并非這位季三老爺官位有多高,貢獻有多大,或者人本身有多大的能力,而是因為他是季家的人。
季老太爺作為北山學院的院長,學問是沒話說,而且季家桃李滿天下,跺一跺腳都會來三里風。
而季老太爺的親兒子,季家的三老爺,居然就這么被處死了。
朝堂中哪有那么多的真相和公平,任何事情都能夠被大雪掩蓋下去,區別只在于,有人逐漸勢微倒下,而有人勢如破竹的崛起。
很明顯,季家就是逐漸勢微的那一個,而季家代表恒王,是不是說明:恒王比起對手要差了一籌?
一時間,朝堂因為這件事私底下議論紛紛,這樣明晃晃的風向標,在預示著朝廷的風浪越來越大。
對于此事,皇后去見了皇帝,祈求皇帝從輕判,好歹留下一條命,哪怕流放,都好過沒了性命。
皇帝一句:賞罰不分明,何以正朝綱,把皇后堵了回去。越是皇親國戚越要以身作則,不讓人抓到把柄。
皇后自知理虧,求的就是皇帝的惻隱之心,而現在季家沒了太大的利用價值,而皇子爭斗劍拔弩張,這一回的事情,便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季家也只得低了這個頭,認了這個理。
恒王府。
君恒聽到前頭傳來的消息,氣憤的同時,只感覺到后背一陣一陣的吹來涼風。
是懼怕。
在這件事情里,他深切的體會到了什么叫皇權至上,什么叫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季三老爺的事,若要保,也保得住,若要處死,也無可厚非,生死全在高位上那一人的決定。
君恒心中生出前所未有的危機感,還有對那個位置前所未有的渴望。
在他眼里,那個位置等于:為所欲為。
底下的幕僚見君恒沒有同往常一樣生氣摔東西,而是一言不發,都不由得面露擔憂的望過來。
“王爺,大局已定,這件事不可更改。不過等秋后還有大半年的時間,沒準會有轉機。只要三老爺還活著,王爺便不用擔心,這大半年會發生什么,誰說的準呢。”
底下人紛紛附和,卻也有不同的聲音:
“王爺,對方輕而易舉就把三老爺拉了下來,我們還是應該盡快做打算和應對。
若對方對上了季家,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那王爺面前的屏障可就空了,不能賭。”
君恒聽著這話,眉頭突突直跳。
皇帝二話不說,處置了季家的人,也是在告訴他一個真相:季家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季家了。而他的地位,或許已經岌岌可危。
不能再等了,一刻都不能再等了。
喜歡姝謀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姝謀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