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跟著師父七彎八拐的,也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轉悠了大半天,倒是逐漸的離開了陰槐鎮的鎮中心,來到一片較為偏僻的地方落腳。
眼前,乃是一座青磚灰瓦堆砌而成的四合古院。
雙扇門上一邊一個近乎變了形的破舊鐵環,門口雜草叢生,像是有人踩過的痕跡。
不過,這種地方倒也不像是一般人居住的。
我正暗自猜測的時候,師父走上前舉手拍了拍門環。
門環碰撞聲到底是驚動了里邊的人,隨之傳來聽著就像被人掐住脖子才勉強發出的嘶啞聲問:“外邊誰啊?”
師父略微整理了一下衣衫,淡淡的回道:“老人家,我們是路過此地的山野道人,想在此借宿一晚。”
里面那位嘶啞的聲音拖長問:“有氣兒的還是沒氣兒的?”
額!
我頓時愣住了,這話是幾個意思?怎么還有人這樣說話的啊?
正驚疑中,只聽見師父答道:“生米熟飯一鍋蒸,何問南北與西東。”
“吱呀!”
隨即,遠門緩緩被人打開,只見一個身形佝僂,走路顫顫巍巍的小老頭兒,走了出來。見到我和師父,忙微笑著點頭道:“果真是道門中人,難得能夠借宿我們義莊,里面請!”
義莊!!!
聽他們倆一問一答我才知道這里就是傳說中死人寄住的義莊,與此同時,我真的注意到在屋檐下一盞有義莊二字卻已經破爛不堪的燈籠迎風搖晃著。
看著這破舊屋子還有那盞破爛的紙糊燈籠,我微微有些發抖。雖然我沒有在義莊里住過,但也從老一輩嘴里得知義莊乃是死人寄住的地方。
咱這個年代死人去世后都要寄在義莊,越是有孝心的子孫,便把棺材放得越久。
一般放得久的死人棺材都是大戶人家才具備的條件,有大戶人家把棺材放義莊幾年的,幾個月的不等,圖的就是孝子孝孫好名聲。
因為棺材放義莊也是要給一定的酬金。
所以但凡窮家小戶,只能擱兩天三天就得把死人連帶棺材弄出去埋了。
此刻我倒是希望這個看守義莊的老頭兒拒絕我們,我也好跟著師父去住客店。
說實話,但凡有口氣的人,怎么可能愿意來跟死人同住?我腦子里好像有一萬匹曹尼瑪踏足而過,無論怎么也想不明白,偌大的陰槐鎮難道就沒有我們師徒二人的棲身之所,何至于師父要來義莊借宿?
進入義莊,莫名的一股陰森氣息撲面而來,我渾身一個激靈,不得已縮緊了脖子。
這義莊很大,三四間敞房里塞滿各種各樣的棺木,而有的棺木上擱置了一副遺照,有的卻沒有。只是在棺材縫隙上,置辦著香簽。
我畏畏縮縮在師父后邊,無法抗拒來自四面八方的陰冷氣息,無比緊張恐懼,卻也無可奈何的跟著師父朝里走。
“咳咳咳……”又是一連串的咳嗽聲后,義莊老頭兒指了指緊靠敞房的一個小開間說:“這屋子里只有一副棺木,道長若是想借宿,只能暫時住這里,其他地方都打擠呢!呵呵!”
話說在我經過陰槐鎮的路上,可是看見不少房屋就不信沒有一間房屋住不下我跟師父的。可偏偏師父卻沒有在那些房屋前停下,而是直奔義莊而來。
這下好了,還得跟死人爭地盤,也不知道這里有沒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