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未曾聽說有什么事發生,老夫我讀圣人經典,對這鬼神之事本就不信,所以在這山神巡鎮的時候,也常出門,這么多年也沒見有什么事。只是這畢竟是鎮子上的規矩,老夫也不愿做那亂規矩之人,村里與老夫一般想法者,并不在少數。”
庹明的回答我能理解,他其實并不信山神巡鎮,但是如果不這么做,鎮上人就會害怕,就會傳閑話,所以無論是庹明,還是鎮上其他不信的人,都還是繼續這么做,并且形成規矩一直堅持下來,包括說為我們好也是如此,若是鎮子上的人發現我們在這過夜,不定怎么處理我們呢。
“倒是不知二位道長如何對這山神巡鎮之事有如斯興趣?”
“述仁公見笑了,貧道有此一問,只是覺得這山神巡鎮事有古怪,不符我玄門之宗旨,所以多了些疑問。”
師父笑笑,又對庹明抱拳做了禮,這時庹明的女兒端茶進來。
庹明的女兒年齡也已經很大了,一身素凈的白衣,也沒有戴什么首飾,雖然已到中年,卻還風韻猶存,就是不知道,這女兒怎么會在父親身邊而沒有出嫁?
師父和庹明一邊喝茶,庹明一邊道:“我一直以為這山神巡鎮是哪個山野道人授予村民的法子,漸自演變成規矩,今日聽道長所說,這不符玄門宗旨?莫非這山神巡鎮,只是此地淫祀?上不得臺面?”
“如果真如述仁公所說,這山神巡鎮確實不合天律,按我玄門說法,當方山神土地自然有其威神,也有其職司,不可隨意邀求祭祀,甚至威脅一方百姓立下一些古怪規矩!”
師父正色說:“這也是我一開始問述仁公的緣故,按我祖師所傳經典,若是遇到此等淫祀,應寫表文上奏雷部,破山伐廟,彈劾不正鬼神。”
“道長所說,倒是合乎我儒家禮法之說,久居偏僻,所見道人多為欺神騙鬼之輩,久而久之對玄門多有鄙夷之意,今日見到道長,才知道玄門也有規矩禮法,也有先生這樣博學之士。”庹明也抱拳對師父行禮,以示敬意。
“述仁公謬贊了,貧道當不得您的大禮,還是說說這山神巡鎮之事吧,若是按老先生的說法,這山神巡鎮只是妄談,并沒有出過什么事?若如此倒未必有什么不正鬼神,只是鎮民迷信罷了!”師父連連擺手,不想受庹明的禮。
“至少我是沒見過,但要說有沒有事,也不能說完全沒事,我還幼時,曾聽家父說過。山神巡鎮的說法很早就有,但是鎮上以前信山神巡鎮的人并不多,這習俗也沒什么人做。”
“后來有一年大旱,趕上災年,鎮里各家日子都不好過,鄰村還有人餓死。后來就有很多逃荒的人來到鎮上,恰逢這山神巡鎮的日子,一夜之間逃荒的村民幾乎都死在村口的祠堂前,只有一個人逃了出來,被人救下時已是瘋癲之狀。”
“都是聽那人說,山神下山發怒,把逃荒的人都給殺了啊!”
喜歡茅山掌教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茅山掌教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