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與人心通,大概古劍殺生也和我一樣,平時沒啥勇氣,遇到事了,就會爆發點“不自量力”做些驚世之事。
在我強行用古劍殺生去削將邪劍時,古劍殺生還是沒有脫手而去,硬生生撞在將邪劍上。
將邪劍明明被長布裹住,又是在劍鞘里。但是當古劍殺生真的撞上去時,還是爆出金鐵交鳴的聲響。
“嘭嚓!!”
將邪劍上有一股頑強的抵抗之力,就是不愿倒下去,但散發出的黃色光芒黯淡了不少。古劍殺生上則傳到我心底,有一絲痛感,讓我覺得心猛地揪了一下。
紫虛伏魔鑒上射出的白光照在將邪劍上時,上清含象鑒劍圖光芒越發明亮。
不同于之前,將邪劍的黃光在紫虛伏魔鑒的照耀下,開始不斷退卻,我心里一陣欣喜。
“嘿,有門!”
看見我如此不要命的雙管齊下,卻又真的有效果,老方丈嘆道:“聽聞上清宗師司馬承禎畫上清含象鑒劍圖,又以此圖鍛造景震劍。后來宋皇賜下茅山八寶,便有仿司馬承禎宗師獻唐皇的景震劍而造之景震劍。”
“如此細細算來,這內蘊上清含象鑒劍圖的紫虛伏魔鑒本就與象征皇道陽正的景震劍有相輔相成之用,故而能拿來鎮壓威道之劍的將邪劍,也是天道之巧妙。”
“景震劍?和將邪劍比,哪個更厲害?”看見將邪劍真的被紫虛伏魔鑒鎮住,黃光開始收斂,而師父胸口的上清延命長生寶箓也在逐漸給師父灌入生機,我的心情大好,也終于有了心情聽老方丈說話。
“景震劍是你們茅山派的一代宗師,唐時的高道司馬承禎所造。據記載,他同時煉銀造鏡、劍兩物。所謂上清含象鑒劍圖,鑒便是鏡,劍則指景震劍。象征皇道清明,內藏乾坤、五岳、河山。獻給唐玄宗皇帝,以祝國祚綿長。”
“相比起來,將邪劍原名太阿,乃是歐冶子和干將合力所造。此劍被稱為威道之劍,便是說此劍只服于心有威天下者,內心之威越大,越能駕馭此劍。鑄劍時正值楚國衰敗,楚王雖鼓其劍氣,延續楚國,但這威又能持續多久?故而雖有太阿劍亦敗。”
“后來始皇帝得此劍,以此劍彰顯天威,風頭一時無兩。可惜以威道而臨天下,如何可以持久?故而秦三世而終。相比起來,景震劍所代表的皇道正氣更為光明正大,煌煌天道,不以威加于人。”
“天道者,不畏勢強,不棄孤弱!”
老方丈的話,說的我一愣,剛剛師父使將邪劍時,倒是和現在老方丈所說的歷史極像。你有力量時,于是將邪劍臣服于你,助你有無雙的威力。但一旦你衰敗,他不僅不再臣服,還要從你身上奪走你的生命。
“現在呢?現在我們該干什么?”用紫虛伏魔鑒鎮住將邪劍后,我又試了下師父的脈搏,生機已恢復了不少,只要將邪劍不要再抽他的壽元,師父現在已經與正常人的生機相似了。
按理說,師父應該會醒過來才是,可實際上并沒有,我只得求助于鵠鳴山老方丈。
老方丈也頗覺奇怪,俯下身用手觸摸了一下師父,想了想道:“或許是涉及醫道之事,還是帶掌教回鵠鳴山,讓鄭載看看再說。”
聞言,我也沒法,至少就我所學的醫道,難以解釋師父此時的狀況。或許是將邪劍不止帶走了師父的生機,還攝走了師父的魂魄呢?
這讓我想到那些被玄門弟子引走身上六天故氣之力的圣人會弟子門,那些失了部分魂魄的人,生機依舊,壽數也多無變改,可是卻已是行尸走肉。
我和老方丈將師父與將邪劍小心的帶入義莊中,這整個唐家村幾乎被大火覆蓋,又被一場甘霖澆透,幾乎已經沒有容身之地,只有這座義莊,起初因為唐云昭之力,躲過了火焰的侵擾,后來又受老方丈陰陽華蓋的庇護,倒還留了個殘形,還能供人棲身。
搬運師父的身體還算簡單,反倒是將邪劍,必須一直以紫虛伏魔鑒鎮在劍身處,否則就又會放出那黃光出來。
之前我以為將邪劍已經被鎮住,想拿走紫虛伏魔鑒和古劍殺生。拿走殺生還好,可是剛一拿走紫虛伏魔鑒,將邪劍的黃光就照了出來,嚇得我趕緊將紫虛伏魔鑒鎮了回去,一點不敢讓其離了將邪劍。
老方丈以圓光術通知了鵠鳴山弟子趕來幫忙,但我和老方丈還是守著師父的身子直到早上破曉,才等來鵠鳴山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