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是如此,搞得我反而找不到進入集市的地方。那我可真是虧大發了,只能希望法明大師智慧如海,有未卜先知之力,不至于給我創造些麻煩來。
約莫一盞茶的時間,我已經深入一線天的中心,抬頭仰望,正好在那座石橋的下面。如果這里是集市的入口,走到這里,再怎么也該有些變化了。
沙塵從天上飄落下來,正好落在我的臉上。金河的效果過去,飛沙重新席卷而來,如果我之前的猜測沒錯,現在是不是霧也要重新回來呢?
正等待之際,我又一次抬頭往上看。越看,越覺得正當頭上的石橋有點意思。
石橋是兩邊石壁各自延伸出的一部分組成的,所以和石壁的顏色很相似,只是因為更直接受天光照耀,便顯得更白。
“白?”
我的腦海里捕捉到一個細節,一直以來,我都在想著白代表什么,云霧代表什么。傳統上,白色屬金。而顏色本身又難以表示,所以提白色時,往往想到的都是五行或者卦符。
就好像玄色屬水,夜晚的天色為玄色,指其深邃無邊。所以稱之為天地玄黃,講的就是天色玄,地色黃。
但我忽略了顏色本身也是一種屬性。云是水氣上升,但云色白,霧色白,皆是白色。
詩中說白滿屋的是什么呢?不就是霧,是雪嗎?前面講云中不見云,那白滿屋,我置身于屋中難道便能見云?
“不見云?云色白,不就是‘不見白’嗎?”
我恍然明悟,一理通則百理通,原來這前后兩句詩,是要互相呼應的。
至于怎么不見白,反倒好理解了。白者,日上一點。
古人造字有六法,其中之一是會意。例如“黑”這個字,篆文中是炎字上面一個目,意思就是東西被火燒后那個顏色,就是黑色,所以一看到這個字,便能知曉古人所描繪的意境。
白字與米,與日有關。以現在來看,便是日上一點,去了那點白,便能見日。
而且反過來說,對應這首詩,日頭出來,自然云消霧散,當然也是不見白。怎么說都能通,唯一要找出那一點又是在哪。
若要說這里有哪個地方算作那一點,可能沒有比我頭上這座石橋再合適的了。
從眼觀,這座橋因為突兀,所以石上的白色更明顯,本就是一座白石橋。不見白,放在這里也可以說是不見橋,如此來說,都是要讓這座橋看不見,消弭掉,這集市渡口應該便會出來。
想到這,我已覺得豁然開朗,全都能說通了。唯一差的便是不知該如何消掉這座石橋?如何讓其不見呢?
是要我憑空毀掉這座橋嗎?我可沒有這么大的神力。
“不見?只是看不見就好了?”我喃喃自言道,總覺得又想到了破局之法,看來我張守一還是聰明的,即使師父不在,同樣能獨當一面了。
喜歡茅山掌教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茅山掌教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