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樂隊兄弟們也沒聽過,大家猜想,也許是容修即興彈奏的,而且只有右手的單音。
他彈奏的速度不快,顏俊什么也沒問,學生們也不問,只是試探地跟上容老師的音樂。
“和朋友一起玩的時候,重要的就是一個氣氛,彼此理解的心情。所以,音樂重要的也是這些,調式不重要,首先要找到一個律動感,用心去感受它,”容修看著顏俊,邊彈邊對他說,“找不到調,也別怕錯,自然而然,你要用心去聽,如果和弦不對,就試著往旁邊挪一點,在我們樂隊里,叫‘摸個音’,堅持彈下去,肯定會找對的。”
在接下來的十分鐘里,大家一起彈奏,摸個音,就像和小伙伴玩捉迷藏——
這節課容修對大家展示的東西,是非常非常基礎的。
“想一想小時候,我們最初最初的、接觸鋼琴時的心情。”
容修說。
別忘初心。
大家一起試著彈奏一段從來沒聽過的旋律。
“隨著成長和演奏經歷,技巧也會越來越成熟,演奏樂曲時,技巧是必需的,但不是演奏中你最該關注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鋼琴聲中,容修聲音動聽:
“那么,問問大家,什么才叫好技巧?”
一個問題跑出來,大家踴躍地回答。
比如音樂練習中的各種指法、練習曲。
容修卻搖了搖頭:“真正的好,在我看來,不論演奏什么樂器,好的技巧,應該是好到‘忘記使用技巧’的地步,自己和聽眾完全沉浸在音樂里,根本不會有人去注意到底使用了哪些技巧——達到一個真正忘我的境界,才可以心無旁騖地彈奏出好作品。
“這又說到之前的‘語言’問題上了,音樂就像說話,大家想一想,我們在說話的時候,唇齒舌,口腔,喉嚨,聲帶……我們出生之后,用了幾年時間學會了說話,現在我們能夠流利地說出語言,難道也時時刻刻在注意那些技巧?
“不要過于專注,不要把你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怎么去演奏上,”容修說,“打個比方,就好比走平衡木……嗯,換個接地氣一點的,就好比走馬路牙,小時候我們經常在很窄的地方走——
“比如路邊花壇的邊沿,馬路牙子……只有一只腳掌寬度的地方,當我們走在上面,越是全神貫注低著頭盯著腳下,越會搖搖晃晃站不穩。可是,當我們目視著前方,不那么緊張、不那么專注,注意力不那么集中的時候,反而可以把直線走的很好。”
顏俊聽到這里,有些想反駁:“您是說,演奏的時候,注意力不應該集中?”
“不,我是說,你的注意力大多時間不應當放在演奏技巧上,而是應該放在音樂上,”容修說,“整首曲子當中,當你真正的聚精會神專注于技巧的時候,就是曲子最具有能量的時候,這時候,你可以創造奇跡。”
顏俊眼神一亮:“我可以創造奇跡?”
“是的,你可以,不過,你和大家不一樣,要學習的是分散精力。”容修說,“演奏的時候,你太專注于演奏本身了,過于全神貫注,這是你面臨的最大問題。”
“我要學分散精力?”顏俊不可思議,“我要怎么做呢?”
容修:“我擁有一支樂隊,就比較好解決,我建議過我的隊員們,演奏的時候,一定要關注身邊的隊友,用耳朵去聆聽別人的旋律,進行最恰到好處的、最默契的配合。而你,可以看電視,玩一會游戲,或是一邊聽別的音樂一邊彈……”
教室后面傳來竊竊私語:“什么?看電視?!”
彈幕上也一陣哈哈哈哈。
“玩游戲啊?我爹一巴掌抽過來。”
“一邊聽別的音樂一邊彈是什么意思啊?”
容修斂了笑意,聲音正式了一些:“我知道,可能有些家長難以置信,但是,當孩子壓力過大,彈奏某小節不停地出錯,或許可以試試分散注意力這個方法。”
同學們想起每次彈琴時,越彈不好,家長越強迫自己坐著彈,看電視?玩游戲?沒門!
“老師,你聽別的音樂彈鋼琴時,難道不會彈錯嗎?”
“不會,因為音樂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