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琛拿到光盤的時候,還驚訝這東西怎么還有歌曲還有舞蹈。還能看到唱歌的人。
雖然那歌曲的畫風在潘朝霞的眼里,有些過時,但是不得不說,還是很有質感的。
唐琛拿到之后就非常喜歡,國外的歌曲多數節奏有點快,而唐琛最喜歡的是一本披頭士的歌曲專輯。
潘朝霞也很喜歡,店鋪里就循環播放他們的歌曲。
任益也一掃之前的陰霾,很快調整好狀態,繼續售賣家電了。
沒幾天的時間,唐琛就面試了一個叫陳菲菲的女孩子,面試的結果很滿意。
潘朝霞進行了復試,感覺還不錯,一個月的試用期,對方也沒意見,面試結束的第二天就來上班了。
三個人很快就合作的不錯,銷量也趨向穩定向上。
讓潘朝霞有點驚訝的是,陳菲菲也喜歡披頭士的音樂。三個人總會在空閑的時候討論他們的歌曲。
得空的時候,潘朝霞還會拿出來她和鐘恭良翻譯配音的動畫片。
看的唐琛和陳菲菲每次都忍俊不禁,不過也沒人提起潘朝霞丈夫的事。
陳菲菲被警告過好多次,老板和她丈夫的感情出了問題,這是老板的雷區是一點都不能踩的。
那丫頭除了賺錢,對其他的事情也沒什么興趣,不過每次看向潘朝霞的時候,都有些同情和心疼的目光。
“老板,逸源那邊的光盤什么時候能送來,我覺得這東西肯定能火爆全國的。”
唐琛的提議,潘朝霞已經跟總部那邊提過了。
那邊倒是也速度,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光盤就已經發送到全國各地了。
這可得意于潘朝霞的物流,全國范圍,只要是有賣DVD的地方,那光盤肯定都送到了。
開始還有不少人都觀望的,可是當第一張光盤在匯安的家電商城出售之后,全國各地就興起了一陣聽歌、聽戲曲、看電影的熱潮。
在家里就能看到電影,聽到歌曲,各地方的戲曲也是應有盡有。
不過大部分都愿意到書店等地方,去租光盤的。
留幾塊錢押金,等到看完了之后再去換其他的光盤。
這樣就能省掉不少買光盤的費用,也省了光盤閑置帶來的浪費。
潘朝霞看著專賣店人來人往的,光盤的成本很低,尤其是批量生產,購買戲曲等成本都分攤下去,一張光盤成本也就一兩塊錢,而能出售到十多塊錢,這其中的利潤可見一斑的。
陳菲菲可是能看準顧客的,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就推薦戲曲,年輕一點的就推薦歌曲,小學生就推薦帶識字等的動畫。
有買電腦的,陳菲菲還會幫忙申請幾張光盤。
這對潘朝霞來說都是小錢,可是給顧客答對的非常高興。
更多的人愿意過來,回頭客帶著新顧客,陳菲菲維護顧客的功勞可是最大的。
從京城專賣店開業,就一直是全國銷量最好的地方。
出了光盤之后,銷量更是突飛猛進,似乎是要把逸源所有的家電都銷售一空似的。
借著這個勢頭,李愛佳又跟柴伯研究,在其他地區也開設了逸源家電專賣店。
所謂的專賣店,就是只出售逸源這一個品牌。
從銷售到維護到售后,應有盡有。
就連店鋪的設計風格,也都是跟潘朝霞在京城的那個專賣店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