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看了看自己渾身上下就一套破衣爛衫,實在是買不起寶劍。但不在齊國買,回到秦國那苦寒之地可就別想再遇到這么好的劍了。
秦國很苦,被晉國壓制在了西方,雖然當年周天子東遷的時候,秦國吸收了不少原來西周的國人,但技術、文化、經濟方面無疑還是落后于中原各國的。
秦國雖然是求賢若渴,但現在各國哪一個不求賢呢?就說齊國的‘尊賢尚功’,就是尊重賢能有功必賞的意思,現在齊國這么富有,人才虹吸效應明顯,天下人才都愛往東跑,誰會往西吃沙子?
秦國好不容易有了一個百里奚,還是晉國陪嫁到秦國的奴隸,本來是個被晉國隨手滅掉的小國的大夫,是晉國根本看不上的人。
條件差,而且還有西戎的威脅。以前西周的時候,周天子也是天天和西戎打,后來國力不行,西戎直接攻破西周,周天子灰溜溜地跑到了洛陽,把爛攤子交給了秦國。現在輪到秦國天天和西戎打了,生存壓力巨大。
總之秦國那地方真是要吃苦耐勞不怕死的人才會去,條件太差。秦國的鑄劍師自然沒有齊國的強,嬴放想著自己是不是留在齊國工作,賺點錢換把劍再回秦國去。
說起來自己已經沒有盤纏了,現在就算想回秦也是件難事。想到這里,嬴放決定要去投靠管仲,做管仲的門客。
嬴放認為自己的劍術雖然比不上四大劍客,但也是有些水平的,等他在管仲手下辦成幾件事,賺了錢,再衣錦還鄉不遲。
管仲府邸的外院就是游士的住處,凡是來投靠的士人只要登記之后就能住下,每個月會有人來對士人提問,能提出見解的士都能得到封賞。
嬴放自然符合條件,就算得不到封賞,管仲也不會趕走他們,讓他們留下來養老都沒問題。因為有備無患,說不準什么時候就能用上他們的本領了,就算老了也沒關系。
就好像名篇《燭之武退秦師》里燭之武就抱怨國君不在自己年輕的時候來找自己,等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又來找自己去勸退秦國軍隊。最后燭之武也確實做到了,雖然老了,但老當益壯。可見有時候士人老了之后才會遇上發揮實力的機會。所以哪怕一輩子都沒能發揮才能,管仲也會養活這些士的。
到后來田氏代齊,養士更是成為了齊國的國策,開辦了稷下學宮,成為了戰國百家爭鳴最有力的推動者。
嬴放來到外院,很容易就住了下來,作為春秋戰國時代最為特殊的一個階級‘士’,依附是他們的特點,他們不事生產,也沒有土地,所以必須依附達官顯貴,同時游走于底層,了解民間疾苦,所以能提出各種務實的建議。
管仲的外院就好像是一個小型的聯合國,不僅有秦國人,還有晉國人,楚國人,宋國人……嬴放在這里根本不起眼,但能遇到老鄉還是很高興的。更讓他高興的是外院里就有一個劍爐,就有鑄劍的地方,作為一個劍客,他怎么能不被滾燙的爐子,漆黑的木炭,梆硬的礦石,還有叮當的捶打吸引呢?
就好像人類不能拒絕大型機械一樣,劍客也不能拒絕鑄劍師的表演,嬴放是一有時間就蹲在劍爐邊,癡癡地看著,口水都要流下來了,他是多么希望從劍爐里鑄出一把屬于自己的劍。
喜歡渡娘之后封神時代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渡娘之后封神時代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