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胡郎中,我沒聽岔吧?”里正周良忍不住掏了掏耳朵。
他聽說胡郎中回來了,特意過來付看病的藥錢的,誰知,胡郎中就告訴了他一個天大的消息。
“沒有。”胡郎中眼皮子一掀,說:“不過,文老只負責教,學堂的建設,還有一日三餐……”
“請胡郎中和文老爺子請放心,學堂一定不用你們操心,一日三餐也絕對讓文老爺子滿意,只是這脩怎么算呢?”
周良壓下心中的狂喜,除了鎮上之外,還沒有哪個村子里有學堂呢!
有了學堂,不說考不考得上秀才,至少給村子里的那些后生們,一個機會。
“十歲以下的孩子,凡是來學堂的孩子們,每人五百文。”文老爺子說起五百文錢的時候,可是特意斟酌過的,銀錢太多,村里的孩子負擔不起,如果一分不收,那別說大橋村的孩子了,就是其它村的孩子,肯定也會來的。
五百文。
周良心底松了松,五百文,和鎮上的學堂相比,已經是很便宜了。
“好,我一會就告訴大家這個好消息。”周良激動的說著,再三起身感激胡郎中和文老爺子。
文老爺子頭發白了不少,但往那一坐,就氣勢嚇人,胡郎中還側面提過,文老爺子以前是當官,這次來村里,一來是為了治病,二來,也想為村里做點事。
周良感激萬分,心底卻是門兒清,要是沒有姜荷,胡郎中怎么可能會請動文老爺子?
胡郎中來村子里也不過一二年的時間,來的時候,胡郎中就說了,隨時可能會離開,因為大橋村背靠深山,草藥多,胡郎中也就一直在村子里留了下來。
一定要修建好學堂,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周良將這消息說出來的時候,下午,立刻就有人幫忙去籌建房子了。
姜松也沒閑著,也跟著大家去建房子了,房子就建在胡郎中家旁邊,連文老爺子住的房間,都建好了。
胡郎中酸溜溜的說:“我當初來村子里的時候,也不見他們這么熱情的給我建房子。”
“我可是先生。”文老爺子樂呵呵的看著短短幾天就建起來的新房子,格外的高興。
文老爺子的胡子都翹了起來,胡郎中幽幽的道:“要是讓別人知道,堂堂的禮部尚書大人,居然在小村子里教書,束脩才五百文,那還不讓人笑掉大牙了。”
“哼,要不是你幾次三番的請我,我會來這破爛的村子?”文老爺子一聽這話就不高興了,反駁道:“我要是收十兩銀子,五十兩銀子的束脩,村子里還有一個能來學堂的嗎?”
……
“爹,學堂是不是快建好了?”姜荷最近天天在家里繡一副百福圖,因此,都沒出門呢。
“嗯,快修好了,人多力量大,往后我們大橋村就有學堂了,大家可高興著呢。”姜松笑著說著,村子里有胡郎中,就比以前好太多了,現在再有學堂了,往后小秋說不定還能沾光呢。
一想到姜秋以后要去學堂,姜松的心里,就格外有奔頭。
“爹,你要不要和舅舅他們說一說學堂的事?”姜荷提議道:“文爺爺說要十歲以下的孩子,家成和興華都是七歲吧?”
“對,我就是擔心不收外村的。”姜松有些擔心,會不會不收外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