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火”
誰知李明并沒有使用狼豹獸人送他的冰水葫蘆,而是繼續使用手里的九絕金蛟锏。
九絕金蛟锏不僅是強攻性法器,上面更附有九種法術法術由咒語啟動,心念所至:一條火炎蛟龍,咆哮的撲向狼豹獸人。
妖修一般都是體修,所以他們的大哥那個人族修士平時只是用九絕金蛟锏與他們對打,從未使過上面的附加法術。
一時躲閃不及,狼豹獸人被燒個正著。
三昧為佛教術語,是梵文saadhi的音譯,又為:三摩地、三摩提等,含義頗為廣泛。通常指經由鍛煉達到的寂定心境,意譯為:定,正定等。
真火,為道教內丹學術語。指的是真神之火,無形之神火,先天之火。
內丹宗門認為:有形之火為:凡火,如:燃燭之火,識神之火;無形之火為:真火,如:未燃之燭中所含先天神火,元神所含之火。
二者的區別在于:凡火乃有形有限的后天之火,真火乃無形無限的先天之火。凡火傷身,真火生神。但凡火與真火也非判然二物。二者的關系如燭未燃時火之潛能與燃時火之現實,不可分離。
修行者應養真火,而不使之轉化為凡火。
據此:真火在內丹術中的含義可以簡單理解為:無形無象的能量。它一方面不同于有形的凡火,一方面又是有形之火得以生成的前提。
而三昧真火指的是:人體在定中所生成的能量,或是精氣。這種解釋與道經中的解釋大體相通,但不盡相同。
道經中對三昧真火的解釋有很多,且不同宗門的道經就有不同的解釋。其主流意見是將:三昧分為上昧、中昧、下昧又將火分為:君火、臣火、民火,分別對應于人體之心、腎、膀胱具體對應順序各道經不盡相同。
真仙秘傳火候法心為之君火,而曰上眛;腎為之臣火,而曰中眛;膀胱為之民火,而曰下眛。三氣聚而為火,散而為氣,故曰三昧真火也。
曾慥道樞指玄篇吾有真火三焉心者君火也,其名日上昧;腎者臣火也,其名曰中昧;膀胱者民火也,其名日下昧。聚焉而為火,散焉而為氣。
萬尚父聽心齋客問心為君火,膀胱為相火,大腸為民火,三火熏蒸,神氣乃交佛書亦曰三昧,三譯曰正,眛譯曰定,言水火俱正定中生也。
由上可知:三昧指的是心、腎、膀胱火指的是凝聚之氣聚焉而為火,散焉而為氣三昧真火指的是凝聚摶結的三昧之氣心、腎、膀胱。
三昧真火在道經中的作用,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對內,一是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