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鄭母立馬脫口而出,“女娃娃讀什么書,又沒什么用!”兩個姐姐的肩膀也瞬間塌了下去,對聽到這樣的話毫不意外,只是心里還是有些失望的。
倒是雕兄很不認同鄭母的話,不說咱們雕界雌雕的珍貴性,便是有時候聽村里的廣播說的‘婦女能頂半邊天’,女娃娃讀書怎么會沒用呢?“娘,你這么說就不對了,姐姐們怎么會沒用呢?”
講真,向來看慣了兒子對姐姐們的各種欺負,如今聽到他為姐姐們辯護,這叫鄭家父母驚奇了一下下,可偏生他們又想歪了!
畢竟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他們腦海里根深蒂固,哪怕他們并沒有像某些人家直接不將女兒當人對待,但兒子的重要性要遠遠超過女兒,在他們看來女兒就該為兒子服務一輩子才夠。
所以雕兄這么一說,鄭家父母便直接聯想到了日后女兒要如何如何為兒子付出之類的,也當雕兄是這么認為的,“是是是,你們姐姐有用,她們以后可是要賺錢給我們雕寶娶媳婦的!”她們必須有大用,必要的時候嫁出去換彩禮給兒子也是可以有的。
雕兄表示自己太愁得慌了,怎么又轉到了娶媳婦這件事情上了呢,我一只雕,真的只喜歡雌雕,真的!還有你們是不是忘了我現在只有五歲啊,便是要娶媳婦也還遠著呢,咱不著急,真不著急!撓撓頭,“那怎么不讓姐姐們去讀書呢?”
一說到讓女兒讀書,鄭母完全就是條件反射,“女娃娃讀書有什么用,你看誰家里的女娃有去讀書呢?”五毛錢對農家人來說不算多也不算少,省一省一年也能省出來這么五毛錢,可是對于花在女兒身上讓女兒身上,對他們來說卻是不可能的,仿佛讓女兒多花一分錢都是兒子吃大虧了,便是一年的辛勞下來有攢到錢,這錢也應該花在兒子身上才對。
不過鄭母說的話,著實是村子里的情況,經過村里小學,有往里瞥幾眼的雕兄自然也知道坐在教室里上課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男娃,女娃也就只有那么一兩個而已,那都是家里比較富裕又比較寵女娃才會送她們上學。村子里大部分的女娃都是鄭昭鄭盼姐妹倆一樣,小小年紀就要幫著家里干各種活,等到了歲數就嫁個能給更高彩禮的人好把彩禮給家里的兄弟娶媳婦,這是無法否認的現實。
當然了,現實歸現實,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應該就按著這樣所謂既定的現實或者什么約定俗成去活下去,對么?
眼見讓姐姐們讀書的話題要陷入死循環,雕兄果斷選擇了閉嘴,正所謂求人不如求己,還不如自己琢磨琢磨看看有沒有什么賺錢法子,就不信自己堂堂一只能穿越的雕賺不了一塊錢讓姐姐們去讀書!送姐姐們去讀書,實現她們讀書的小心愿,也就成了雕兄定下來的第二個目標。
你問第一個目標是什么,自然是實現每天都有肉吃咯。
等晚飯過后,兩個姐姐蹲在院子里洗碗,雕兄便也蹲在了她們身邊,悄聲跟她們保證,“姐姐你們放心,我會想辦法賺錢給你們交學費送你們去上學的!”
只可惜,一個五歲小豆丁的話,并沒有什么人會去相信,兩個姐姐敷衍地點點頭,“哦哦,謝謝弟弟!”但是心里著實都不相信的,她們也不想去升起什么希望而后再去失望。
哪怕她們也才一個十歲一個八歲,但經歷了多次比如看到家里有糖想吃一顆結果卻都被留給了弟弟吃,有肉也留給弟弟吃,有新衣服也是弟弟的,想讀書也被拒絕等等這些不斷不斷的拒絕之后,她們早就學會忍受這一切的不公平,不然是會被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