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一大家子高高興興地吃著年夜飯,聊天喝酒說笑話。
倒是鄭母吃著吃著的時候有些遺憾,“可惜招弟在縣里過年不能回來,不然咱家還能團團圓圓的啊!”
鄭家大伯娘也感同身受,想念起了自家嫁出去的幾個女兒,是呢,女兒如今都是別人家的了啊,想想還是有些心酸呢!而鄭家小嬸看了看過年后就要嫁出去的望弟,心酸到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你說你們這幾個娘們是不是閑的,”鄭奶奶看三個兒媳婦竟然都一副哭相,大過年的不嫌晦氣啊,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一臉的不樂,“都給我把眼淚憋回去。”
三個媳婦這才警醒了過來,是呢是呢,過年可不許哭,晦氣晦氣,會帶衰來年的運氣的,可不能這樣!連忙揚起笑臉,“娘,我們就是喝了幾杯酒鬧的,絕對不掉淚啊,您放心!”
雕兄也在一旁給自家奶奶夾了她最喜歡的雞屁股,“奶你快嘗嘗,這可是我養的雞,你嘗嘗好吃不好吃,你之前都沒舍得吃吧?”
還真的是,之前哪怕雕兄家隔三差五給自家爺奶送雞過去,送活的吧他們就直接留著養等生蛋,送宰好的吧他們也舍不得一頓都吃了,剁成小雞塊分成好幾頓吃,連雞屁股都不留完整的,鄭奶奶可不就都沒能吃到過完整的雞屁股么!
有了孫子的孝敬,鄭奶奶自然又笑呵呵了起來,也就這么饒過了三個兒媳婦,對著雕兄一頓摩挲,“還是我乖孫懂事啊!”
所以不懂事的是誰呢?三個兒媳婦有些訕訕然,一時情緒起來沒控制住,是我們的錯。
雕兄倒也開口安慰了自家娘親、大伯娘還有小嬸,“反正初二姐姐們就會回娘家,也不差這么兩天嘛!還有望弟姐要嫁的就在咱們村,以后天天想回家都沒問題,小嬸你說是吧?”
望弟已經被雕兄說得有些害羞了起來,低著頭揉著衣角,心里已經在想著嫁人后的事兒了,小嬸也被雕兄說樂了,“你果然還是個孩子啊,哪有嫁人了還天天往娘家跑的媳婦呢?”不過想著女兒就在同一個村,想見女兒的時候隨時能見到,比起大嫂家嫁去其他村的女兒或者二嫂家嫁去縣里的女兒,自己跟女兒著實要近很多的,這么一想心酸也一掃而空了。
鄭盼看望弟害羞,便逗起了她,“望弟,你嫁衣做好沒,我姐給你帶的布料,你可別舍不得用,我跟你說,那個縣里如今流行喇叭褲,你裁褲子的時候,褲腿那留成喇叭型,我跟你說絕對好看!還有衣服啊……”
望弟本來還害羞呢,可聽鄭盼說起縣里現在流行什么衣服之類的,也聚精會神地聽了起來,想著自己回去要怎么把衣服給改了,自己一定要做個漂漂亮亮的新娘!
小嬸娘家是做裁縫的,所以打小跟著學,早就擁有一手做衣服的好技能,這手技能當然也教給了自家女兒。望弟本來就喜歡做衣服這件事,所以跟她娘學起來就更用心了,村里做衣服做得最好的,除了她娘,也就只有她了吧?除了自家人之外,村子里好些人也都喜歡買布料托小嬸和望弟做衣服,除了不用擔心自家手藝不好廢了布料,或者去外面做衣服被坑之外,自然也是因為她們娘倆衣服做得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