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睪縣的十月,冬天已經逼近,冬麥已經種下去了,老百姓正在大量的砍伐樹木,儲備過冬的柴火。
人類也會冬眠,這句話用在大漢朝一點都沒錯,現在成睪縣的老百姓就在準備著冬眠。
就在這時,董侯府的一道命令讓整個成睪縣沸騰起來。
成睪縣原本只有十六個縣卒,其他一百八十四個縣卒都是虛名,虛名已經被剔除,這個毫無疑問,也沒人敢來找劉協鬧事。
沒有讓他們把這些年吃空餉吐出來已經是便宜了他們了,如果他們敢來鬧事,劉協不介意借他們的腦袋用一用。
劉協把各鄉的游繳召集回來,告訴他們縣里補充縣卒。與過去不同的是,這次征召的縣卒是常任兵,待遇是包吃包住,所有費用都由縣里承擔,不發軍餉,但是立功受獎。
劉協要的是專業軍人,這同漢朝的兵制不同。漢朝的常任兵很少,大部分是有戰事的時候召集起來,沒有戰事的時候解散回鄉。這些士兵從根子上說就是農民,他們自帶兵器,有的還自帶糧食,名曰服役。
不過劉協要的是專業士兵,也就是脫離土地的兵員,這樣這些兵員就能常年訓練,單兵作戰的素質就會得到提高。
招兵要求是力量必須能拉開一石弓的青壯,各鄉加強宣傳,鄉民自愿報名,經過考核就可以成為縣卒。
現在的成皋縣,劉協的控制度還是很高的。一歲清官老爺的清名,加上那些剛從監獄中回去的鄉民宣傳。
那些在商戰之中被劉協收到麾下的大戶,這時候也是一個表態的機會。
還有包吃包住免稅的好事,反正冬天即將來臨,能節省點糧食是一點。
一時間,成睪縣各鄉的青壯踴躍報名。
劉協在縣寺的前院擺下十張一石強弓,各鄉帶來的青壯排著隊去嘗試拉弓,凡是拉開了一石強弓的青壯就可以留下來做縣卒。
劉協在一旁喝著奶娘做得漿子,看著青壯們有序的報名。突然,原本平靜的報道場所,突然鬧起來。
“一歲清官,一歲清官在哪兒。”一個大喉嚨吼道。
“去,去,在這兒吵鬧干什么?”原來的十六個縣卒驅趕著這個吵鬧的人。
“去,俺找一歲清官老爺。”大喉嚨吼道。
“侯爺,侯爺,有一個胖子找侯爺。”一個縣卒慌慌張張的跑過來喊道。
“沒事,花過,走,咱們去看看。”劉協站起來,向鬧騰的方向走去。
“侯爺來了,侯爺來了。”有人喊道,眾人自動讓開一條道,讓劉協通過。
“你是何人?”劉協站在這個胖子前面簡直就是一個小不點。
“俺是大胖,爺爺說是一歲清官救了俺爹的命,讓俺來報效一歲清官。”大胖甕聲甕氣的說道。
劉協打量著胖子,光是胳膊都有劉協的腰粗,上身沒穿衣服,后腰上別著一對石錘,少說也有五六十斤,聽其說話,腦子恐怕不好使。
“你是何人,一歲清官在哪兒?”胖子果真腦子不好使,聰明的人肯定都猜到劉協就是一歲清官。
“本侯就是你說的一歲清官,本候要招的是拉開一石弓的人,你能拉開嗎?”劉協說。
“嘿嘿,俺不會拉弓。”胖子說道。劉協剛要拒絕大胖,突然想到,不一定全部都是弓兵啊,這大胖的力量大,肯定戰斗力不錯,只是要配一個得力的助手才行。
“你看,他們那樣就是拉弓。”劉協指著旁邊正在拉弓考核的青壯說。
“就這樣?試試。”胖子走過去,拿起一張一石強弓,用力一拉,咔嚓一聲,弓臂斷成兩半:“啊,這可怎么辦?俺可沒錢陪你。”
“不用賠,你可以參加了。”劉協說道。
“謝一歲清官。”大胖看著劉協一陣陣傻笑。
“你還有事情嗎?”劉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