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龍苦笑一下,繼續拍著我的肩膀問:“這幾天繼續練了嗎?聽麻子說你有工作要去海南忙。”
“哪有時間練啊,不過這次回來我要下苦功了,從早練到晚!”我信誓旦旦說道。
劉龍滿意地點點頭,但看看搏擊館,不禁嘆了口氣。
我忙問他:“怎么了?”
“主要是場地的事。”劉龍退后一步,示意我繼續跳繩,我這邊練著他那邊給我介紹說:“最近幾年傳統功夫在網上的名聲不太好,再加上各種功夫打假的視頻,鬧得現在新徒弟越來越少。我記得當年我剛來五環的時候,每天早晨練功的人有五、六十,館里從早到晚都有人在打沙袋,練木人樁。可現在……”
我一邊跳繩一邊看著破舊冷清的搏擊館,再想想我第一天過來時的場面,好像生意真的不景氣。
“但你的功夫是貨真價實的,而且很實用!”我說。
“光實用還不夠啊。”劉龍輕嘆一聲繼續說:“我剛開始練武的時候網絡還不發達,大家接觸功夫的途徑大多來自電視、電影,我小時候最崇拜的就是李小龍。當年好多人和我一樣,學功夫都是因為受了功夫電影的影響,國外都興起了一陣功夫熱。后來國內出了一個電視節目,邀請全國各地的武術大師去打擂臺……”
“功夫風!”我搶話說道。
“你看過?”劉龍問。
“小時候看過,當時我還問我爺呢,為什么他們打的和電影里不一樣,怎么打來打去最后都變成摔跤了。”
劉龍笑解釋說:“有句諺語叫三年把式一年跤,還有種說法是好把式七分跤,在各路拳法路數里面都有摔法,這是非常實用也非常具有殺傷力的技法。”
“原來是這樣嗎?”我好奇問道。
“對啊,如果只會拳腳不懂摔法,一旦被對手近身纏斗那就完蛋了,所以當年的功夫風其實非常專業,登臺的選手也很厲害。但是播出來的效果卻非常差,因為當年的觀眾都是看功夫電影長大的,在他們的印象中,中國功夫就應該像電影里那么瀟灑華麗。結果比賽里看到的就是各種抱摔,失望就在所難免了。大概就是從那年,功夫熱開始慢慢降溫了。”
“好像還真是,現在都不怎么拍功夫片了,功夫明星也越來越少。”我說。
劉龍點頭說:“一是觀眾不像從前那么喜歡功夫電影了,覺得假。二來是沒多少演員愿意下苦功去練了,拍拍偶像劇,在鏡頭前面擺幾個造型就把錢賺了,何必費力練功夫呢?現在整個行業就像師傅這家武館一樣,慢慢沒落了,現在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房租都交不起嗎?不會這么夸張吧?”我驚訝道。
“一點都不夸張。”劉龍頗為無奈地說:“你來的時候剛好是暑假,還能收十幾個學徒,開學之后新學員基本沒有,老學員更多把這兒當成健身房,舉舉杠鈴打打沙袋,見到師傅打一聲招呼,師傅也不朝他們要錢。上個月學費總共收了三千六,房租水電兩千多,下個月能不能撐住都不知道了。所以為了宣傳武館,師傅才接了這次‘民間真功夫’的采訪,本來想表演一下硬氣功,結果搞砸了。”
“這么慘啊……”我把跳繩放到一邊,剛剛我還嘲笑館長是個逗逼,現在是真笑不出來了。“對了,我的學費怎么算?跟著練了兩天了,師傅也沒朝我要。”
“師傅沒說就算了,你不是熟人介紹來的嗎?”劉龍道。
“那不行,一碼歸一碼,該交錢還得交錢。”說完,我直接奔里屋走。
還沒等走到門口,館長就從里面走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