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老劉以為自己的輕騎兵馬好,都是丘力居送來的良駒,而且配上了馬鞍、馬鐙,雖然公孫瓚早走了大半個時辰,但用不了兩個時辰,自己就會追上他們,可是到現在,已經兩個多時辰了,還是沒看到公孫瓚等人的影子,只是路面上的馬蹄印的新舊程度,表明公孫瓚等人確實是從這條路上過去沒有多久。
又向前追了一個時辰,終于發現路旁有火光,眾人策馬過去一看,原來是幾十名漁陽的郡國兵,在看押著幾十名俘虜,其中還有幾個女人和孩子,估計是張舉和張純的家眷。
看清了老劉身后的旗號,那些郡國兵知道是刺史大人親自到了,連忙過來見禮。
老劉問道:“你們太守大人呢,還有抓到的這些是什么人?”
領頭的一個曲長忙對老劉道:“回大人話,公孫太守帶著一百五十人繼續追叛軍去了,這些人我們問過了,是張舉和張純的家眷,其他人是保護他們的護院,他們跑的慢,便被我們追上了,跟我們打了一仗,被我們殺了一些,其他人便投降了,太守大人安排我們在此看著他們,等他追上其他的叛賊,把他們抓住再回來和我們一起回城。”
老劉道:“你們不必等了,先帶著這些人回漁陽城吧,把他們先押入大牢,讓戲先生來處置。”
“遵命。”那曲長答應一聲,帶著手下士兵,押著那些俘虜回城了。
老劉帶著輕騎兵,沿著路面上的馬蹄印記繼續向北追蹤,這條路起初是向北的,但到了后來又折向西北方向,從漁陽出來跑到現在已經有三個多時辰了,應該已經到了上谷郡的地界了,老劉讓大家做好戰斗準備,畢竟已經進了烏桓難樓部落的地盤。
果然沒過多長時間,便聽到前邊人喊馬嘶聲不斷,火光照亮了夜空,似乎是有大批人馬在廝殺,擔心公孫瓚等人的安全,老劉快馬加鞭,轉眼沖到了眾人前面,張飛和太史慈也加快速度,緊緊跟在老劉身后。
轉過一道山梁,眼前是一大片開闊地,老劉拉韁繩停住絕影,同時伸手示意大家先停下,然后定睛向場中觀瞧。
開闊地的中間,無數的烏桓騎兵把公孫瓚帶領的一百多郡國兵團團圍住,除了最里邊的烏桓人在那里與大漢士兵對峙外,外圍的烏桓騎兵繞著圈子縱馬疾馳,同時不時向中間那些漢軍士兵射上幾箭,這些烏桓騎兵的騎射之技果然不錯,圈中的漢軍不時有人被流矢射中,落馬身亡。
公孫瓚一路追下來,眼看已經出了漁陽地界,進入了烏桓難樓部落的地盤,但似乎離前邊的張舉等人已經不遠了,所以公孫瓚一咬牙,帶著士兵繼續前進,只是這里已經是上谷郡的廣寧縣境內,烏桓人自打老劉來到幽州以后,也開始注意大漢軍隊的動靜,在與大漢交界的地方都設有暗哨,前邊的張舉過來時,已經驚動了暗哨,把消息向后傳了回去,烏桓騎兵很快便集合了兩千人馬,在此地設好了包圍圈,等著漢軍進來,結果張舉等人剛一闖入,便被射死了不少人,看到對面是烏桓騎兵,張舉連忙大喊:“我是漁陽的張舉,是你們難樓大王的朋友,前來投奔大王的,后邊的才是大漢的軍隊。”
喜歡回到三國打天下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回到三國打天下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