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靈帝這樣說,于是楊賜出班道:“陛下,太平道雖然人數眾多,但多為那些流離失所的農民,因此現在來看,即使他們組成了自己的編制,也屬烏合之眾,戰斗力肯定很低,無法與我們朝廷的軍隊抗衡,現在我們有北軍和新軍共八萬大軍,臣以為可以派大軍前往巨鹿,捉拿惡張角兄弟。”
聽楊賜這么一說,司空劉寬出班道:“楊大人所說不妥,如果大軍前往巨鹿,則洛陽只剩下南軍守衛,而太平道分布在我大漢的八州之中,若是他們在各地同時起事,我們該當如何呢,而大軍前往巨鹿,難免會走漏了風聲,會讓張角提前做好準備,所以臣以為楊大人考慮的不周,我們還是應當按照幽州刺史劉大人的建議,先抓惡之人,然后再將那些太平道的信徒逐步瓦解分化,這樣雖然會耗費時間,但應該說不會引起大的變故,所以臣建議還是采取這種辦法。”
一時之間,朝堂之上有支持太尉楊賜的,也有支持司空劉寬的,雙方各持己見,吵得不分高下,令本就沒什么主意的靈帝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這時太常劉焉出班奏道:“陛下,臣聞聽幽州的太平道也曾聲勢浩大,但被玄德采用只除惡,脅從不究的辦法,將幽州太平道渠帥殺掉之后,給那些無以為生的太平道信徒分配土地或招致郡國兵中,這樣很快便把幽州的太平道勢力徹底鏟除了,臣以為此辦法可行,我們可以將玄德的辦法傳諭各州,讓他們也比照幽州的辦法執行,陛下以為如何?”
眾人看劉焉說的果然有道理,于是靈帝決定采用劉備在幽州所用的辦法,先用各種手段鏟除領頭的渠帥,而對于普通的太平道信徒,還是由地方官府負責進行安置,
盡量讓他們脫離太平道的控制,逐步削弱太平道在各地的影響。
下朝之后,書記官將給劉備圣旨的事交給了司徒袁槐,由袁槐寫好圣旨,將靈帝的意思都寫在了上邊,然后蓋上皇帝的玉璽,派了一名太監前去幽州傳旨,那小太監李強記得老劉對他的好處,于是跟張讓和郭勝討來了這個差事,準備前往幽州宣旨。
身處幽州的老劉并不知道自己現在的爵位又升了一級,他現在正忙著安排幽州境內幾個海港碼頭的建設,同時,為了將來縮短南方各州與幽州的距離,所以老劉打算先開通從旅順港至青州的東萊或者東牟的航線。
要在東萊或東牟建造港口碼頭,這就涉及到如何與青州方面進行協商,青州那邊眼下的刺史老劉已經派人打探清楚了,此人姓焦名和,乃是個志大才疏之人,于是老劉便給焦和寫了封書信,派簡雍親自前去與他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