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老劉急于開的礦產,便是煤炭,幽州能大量產煤的地方有三個,也被老劉一一標了出來:第一個是薊縣到沮陽之間(也就是后世北京的門頭溝),但這里的煤老劉知道,質量不好,儲量也不是特別大,但是用來作為燃料和取暖還是足夠了;第二個便是在右北平郡的治所土垠城外,這里的煤質好,儲量大而且易于開采,尤其是這里的煤最適合煉焦炭炭,如果能把焦炭煉出來,那用焦炭煉出的鋼鐵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都會大大提高;第三個產煤的地方在昌黎郡治所昌黎的北方,那里的煤礦儲量更大,分布地域更廣,但想想這個時代根本用不了那么多的煤炭,因此老劉決定還是以開采土垠的煤礦為主。
第三個要開的是海鹽,幽州瀕臨大海,有較長的海岸線,而老劉知道幽州就有兩個盛產海鹽的地方,于是他在地圖上標出了漁陽的泉州和遼東自己新建的城市旅順兩個地方,這兩處所生產的海鹽,足夠滿足北方各州對食鹽的需求。
其他的礦產老劉還不急于開,所以他只是先提出了馬上成立一只探礦隊,找一些熟悉采礦的工匠,到這幾個地方去尋找鐵礦石和煤炭,荀攸都已經做好了記錄,答應老劉等商量完了,他馬上安排屬下去執行。
荀攸三人看老劉在指出那些礦產的所在之時,便如知根知底一般,隨手一劃就把哪里有什么礦產標出來了,三人雖有疑惑,但知道主公肯定又要說是他在海外經商時聽別人說的,因此也沒再多問,只是對老劉的崇敬之情更是一而不可收拾。
有了這些資源和將來的成品,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進行銷售,把幽州所產的豆油、食鹽、鐵礦石、煤炭和鋼鐵制品(當然主要是農具)銷往大漢其他各州,而馬匹也是大漢其它各州中最需要的,除了涼州,只有幽州的戰馬是最好的,因此價格也很高,現在老劉有足夠的馬匹存欄數量,還有那些善于養馬的烏桓人為他放牧,每年至少可以向外賣出兩萬匹以上的戰馬,這也將為幽州帶來大量的收入。
之前這些農具、豆油和馬匹等物的銷售,主要是靠甄家的商號在負責,老劉為了甄家的安全,已經給甄逸寫了封信,同時派顏良等人到了無極,把甄家老少盡皆接到了薊縣居住,而老劉在薊縣為他們準備的大院,跟他們在無極的甄家大院也不相上下。
現在要以幽州官府的名義來繼續做生意,因此老劉提議,在幽州刺史府中增加了一個商務從事,同時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負責幽州在商業上的事宜,而這個從事的人選,老劉是舉賢不避親,推薦由他的大舅子甄儼來擔任,而甄家的商隊,從此也歸幽州官府所有,只是官府給付甄家一筆象征性的補償金。
喜歡回到三國打天下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回到三國打天下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