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提前造反一途。”三人異口同聲的答道。
“對,我要說的就是這點,張角現在已經被逼得沒有退路了,如果這個時候,他的內部
有人投靠朝廷,向朝廷告他準備謀反之事,那張角要想活命,就只有破釜沉舟,提前起事了,而這種情況生的可能性又非常大,所以我們現在一是要通知太尉楊賜和皇甫將軍小心戒備,做好應對的準備,另外便是我們幽州也要做好準備,到時候七州盜賊并起,幾十萬人的規模,確實不是新軍和北軍能在短期內平定的,搞不好到時候幽州的戍邊軍也要得到朝廷的征調,前往內地平叛,因此正如元皓說的,我們必須做好準備,至于北伐,推后一兩年也一樣進行,我相信鮮卑內部為了鮮卑大王之位的歸屬,明年必起內訌,我們就靜觀其變,先讓他們自相殘殺,等他們的實力大損之后,我們在趁機出兵,則必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幾位覺得如何?”老劉道。
“主公高見,志才忽略了太平道內部的問題,至于鮮卑那邊的情況,的確如主公所說,據我們的探子回報,檀石槐死后已將鮮卑大王職位傳給了他的兒子和連,但和連無德無能,無論從聲望還是自身素質皆遠遜其父,所以他的鮮卑大王之位并沒有得到鮮卑三部大人的完全認可,他們明年開春后會在其王庭彈汗山商議此事,手中握有重兵的東部鮮卑大人闕機、中部鮮卑大人柯最、西部鮮卑大人置鞬落羅幾人都有意染指鮮卑大王之位,他們三人手下的士兵都有七八萬人,而和連自己的士兵才有兩萬多人,因此到時候一旦他們起了爭執,鹿死誰手還無法預測,不過不管是誰能奪得這個大王之位,肯定不會輕易得手,所以只要他們自相殘殺,對我們來說便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即使我們明年沒時間北伐,估計等我們這邊太平道的事情了結了,鮮卑那邊的爭斗也不會結束,另外我們還可以派些細作到鮮卑王庭,散播一些各部大人都想當鮮卑大王的消息,令他們之間更生嫌隙,等他們斗的兩敗俱傷的時候,我們再按主公說的,對他們各個擊破,憑著我們幽州戍邊軍的戰力,肯定會在一兩年之內平定鮮卑,眼下既然太平道這邊的事態緊急,那我們還是先準備如何應對張角的叛亂吧。”
看到幾人的意見都統一了,于是老劉決定明年幽州軍隊的要任務,便是對付張角的太平道,既然方針已經定下來了,眾人便著手進行安排和準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繼續加緊對幽州軍隊的訓練,現在是農閑季節,因此屯田軍也要抓緊時間進行訓練,這樣至少將來他們也能有一定的戰力,在戍邊軍不在時用來守護城池;另外就是向冀州派出大量的探子,密切注意巨鹿城中張角的動靜,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馬上回來向老劉報告,這樣不至于將來張角起事之時,自己這邊措手不及。
于是在暗流洶涌的年關將近之時,幽州百姓因為過上了太平日子,而為即將到來的第一個太平年而做著準備,表面看來幽州到處都是一片迎接新年的喜慶景象,但幽州的軍隊則沒有閑著,一直在軍中將官和老劉的親自帶領下刻苦訓練,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好準備。
當幽州在老劉等一眾官員的齊心努力下,無論是在政務、軍事還是商業上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績時,地處大漢北方的鮮卑,則遇到了自檀石槐統一鮮卑后最嚴重的危機,那便是鮮卑三部在鮮卑王庭彈汗山所舉行的推舉鮮卑大王的大會開的很不成功。
翻開鮮卑的歷史,我們可以知道在西漢初期,大漢北方的東胡被匈奴的冒頓單于擊破后,東胡內部的兩個最大的部落鮮卑和烏桓一樣,成為匈奴奴隸主政權統治和奴役下的對象,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東漢初期,這時的鮮卑仍役屬于匈奴,但逐漸開始與漢朝生關系。
東漢建武初年,鮮卑曾經與匈奴、烏桓聯合入擾大漢北部邊疆之地,史“殺略吏人,無有寧歲”,可能是這次的入侵令他們嘗到了甜頭,從此以后,匈奴、鮮卑及地處北方赤山的烏桓經常聯合在一起,數度進入漢地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