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北平郡由于與幽州接壤,逃過來的百姓自然首先來到右北平,因此這半年多來右北平郡收留的烏桓鮮卑百姓幾乎有近十萬人。當然了這些百姓不可能全部留在右北平,除了一小部分被安排到右北平的礦山和工廠中做工之外,大部分逃難的百姓被送往右北平以東的遼西、昌黎、遼東甚至更遠的韓郡、扶余郡去了,因為那里有大片的荒地可供他們耕種。
袁紹在發現了這種情況之后,便在幽州與新州交界之處加派軍隊駐扎,從而攔截那些想逃亡新州的百姓。當然了為了盡量減少百姓在兩州之間的往來,袁紹還對在兩州之間往來的客商收取高額的稅金,來往的百姓也要按人頭交通關費,由于他的這些舉措,使得如今在兩州之間做生意的客商日漸減少,而百姓沒有什么重要事也不敢輕易在兩州之間走動了,畢竟每次五百大錢的通關費對于普通百姓來說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雖然袁紹在右北平以西駐扎了不少的軍隊,但是畢竟這兩州都是大漢的屬地,因此他倒也不敢越界來進行騷擾,所以如今的右北平還是十分的安寧,百姓安居樂業。尤其是農民從官府手中買到了那些玉米、馬鈴薯和紅薯的種子,再加上今年天公作美,風調雨順,眼看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豐收就在眼前。右北平的百姓當然都知道是誰為他們帶來了今天的好日子,因此大家經常都在感謝老劉,感謝他為幽州和新州百姓所做的一切,也都祈盼老劉能盡快回到新州,繼續做他們的州牧,從而讓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時風接著又問起老劉離開幽州之后的情況,雖然他也從楊彪和戲志才那里聽說過一些老劉的事情,但是畢竟楊彪和戲志才也只是知道老劉奉命出使西方三國去了,如今看到老劉安然回來,時風也知道肯定是老劉已經完成了出訪的使命,只是不知道老劉這次來新州傳旨是為了什么目的?
反正出兵平定倭國也用不著對自己人保密,因此老劉便把自己這次來新州的使命告訴了時風。得知老劉又要為大漢發兵東征,而且聽了老劉所說的東征的理由之后,時風十分感動,看來老劉為了大漢的江山社稷,又要奔赴沙場了。
鄒靖再把御林軍和親衛隊員在館驛中安置好了之后,便也來到了太守府中,他和老劉也算是舊識了,而且兩人一直相處的不錯,多以鄒靖也問起了老劉走后的情況,老劉便簡單的把自己走后的經歷告訴了他。
看看時間差不多也到了吃晚飯的時間了,時風與鄒靖便請老劉和李強以及軍中的幾位大將一道前往飯堂,時風已經在這里擺下了酒席,今天他和鄒靖要在這里宴請老劉,一是為他接風洗塵,二是兩人為了報答他多年的知遇之恩。
當晚小太監李強終于又在時風太守府的客房中好好睡了一覺,只是到了第二天,他本來還想請求老劉在土垠城多呆一天再走,但是老劉想到要盡快把圣旨送給楊彪后好馬上帶軍隊前往耽羅島,因此李強無奈,只好跟著老劉告辭了把他們送出城外的時風與鄒靖二人,隊伍繼續向著新州治所襄平城前進。
一路上老劉又在遼西會晤了遼西郡太守宇文康和都尉閻柔,同時又去丘力居家中看了看他的家人,至于丘力居的兒子婁班,如今已經被宇文康送去新州書院(原來的幽州書院)學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