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嚴綱還真挺有頭腦,戲志才便把如今新州水軍的情況告訴了他,同時戲志才也把自己以前跟隨老劉之時,老劉早就說起將來一定要滅倭的事情告訴了大家,所以戲志才請眾人不要著急,等老劉從幾國出使歸來之后,他肯定會向靈帝奏明此事,到那時有平北王出頭,再組織大軍平定倭國也為時不晚。
也就在他們商量到這個時候,城門官派來送信的士兵也到了刺史府。聽說好像是有一支來自洛陽的隊伍到了襄平城外,眾人都把目光再次聚集在了戲志才的身上,他們都在懷疑城外的這支隊伍是不是就是平北王大人回來了,而戲志才剛才如此說,莫不是他早已得到了王爺回來的消息不成?
戲志才急忙攤了攤手對大家道:“各位可不要誤會,我之所以說王爺會對倭國動兵,乃是我經常跟隨王爺左右時聽王爺說的,至于城外來的是不是王爺,我也真的不知道,不如咱們大家一道去城外看看,到底是京城的何人來我新州公干。若真的是王爺來了,我估計既然有軍隊跟隨王爺一同前來,那么肯定是王爺已經拿到了平倭的圣旨了,楊大人您覺得如何?”
楊彪聽到戲志才問起自己的意見,便急忙對戲志才道:“不管城外來的是不是平北王大人,既然是朝中來的官員,我們理應出城迎接才是,咱們這就去西門看看。要是真如文皓所說是王爺來了,那我們眼前的難題也就很好解決了,你們說是也不是?”
眾人答應一聲,于是大家便起身離開了刺史府,為了盡快趕到西門,楊彪讓下人牽來幾匹戰馬,大家一道騎馬出城。
結果還真如大家料想的一般,果然是老劉陪著傳旨太監一道來新州了。雖然眾人還不知道老劉來新州的目的,但是只要老劉到了,那么按照戲志才的說法,估計倭國剩下的日子也就不多了。
于是楊彪與老劉在前邊并馬而行,其他人則興高采烈的跟在二人的身后進了襄平城,龔都負責把御林軍士兵和親衛隊員送往城中的館驛。其余人則跟著楊彪來到了刺史府中。
路上楊彪知道了老劉是陪著太監李強來傳旨之后,便在進了刺史府公事大廳后,擺好香案,然后楊彪帶著新州的一干官員在下邊跪好,恭迎李強宣讀圣旨。
太監李強看到眾人都已經準備好了,這才從懷中掏出圣旨,然后打開,尖著嗓子對下邊的楊彪等人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為揚我大漢國威,特命新州刺史楊彪籌劃對倭國出兵之事,并由耽羅王劉備擔任監軍之職,以盡快達成消滅倭國之目的。欽此。新州刺史楊彪接旨謝恩。”
楊彪急忙叩首道:“新州刺史楊彪接旨,下官必定竭盡全力,配合耽羅王完成陛下的重托。”楊彪說完,從李強手中接過圣旨,然后供奉在香案之上。
小太監李強早已看出老劉等人都很熟絡,如今似乎只有自己一個外人,他倒也知趣,便馬上對老劉道:“王爺,您看我的事已經完了,接下來如何平定倭國就是王爺和楊大人的事了。這一路上我可累壞了,還請楊大人找人送我先去歇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