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彪等人看到從京城來的大人物原來是老劉時,幾人高興得差點兒跳起來。雖然楊彪如今是新州刺史,但是畢竟老劉還是王爺的身份,因此楊彪急忙帶著眾人給老劉行禮,歡迎老劉來到新州。
小太監李強此時也過來了,畢竟真正傳旨的欽差乃是他。不過看到老劉跟這些新州的官員如此親近,這小太監也很會來事,便沒有往里摻和。只是老劉看到他過來了,便急忙把他介紹給了楊彪等人。
由于傳遞圣旨基本都是由宮中的太監來完成,因此楊彪等人雖然知道眼前的李強不過是個官位不大的小太監,但是畢竟他是朝廷派來宣旨的,因此眾人便也在楊彪的帶領下向他行禮。
待眾人都互相見過禮之后,楊彪這才引著老劉等人進了襄平城。城內的館驛之中同樣有足夠的房間供御林軍和親衛隊員休息,因此這次整個隊伍便也全部進入了襄平城。
看到一下子出來這么多人迎接自己,老劉也感覺很奇怪,便向楊彪問起其中的緣故。
原來前幾天韓郡太守鐘繇給新州刺史楊彪送來急報:如今在韓郡南端的沿海一帶,經常有倭國的強盜上岸到百姓家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可是每次等高順的步兵師前去追剿他們時,他們卻早已乘船逃到海上去了,等步兵師撤走之后,他們又上岸騷擾。沿海的百姓如今是苦不堪言,因此鐘繇請求刺史楊彪將水軍派過去,從而攔住這些倭國強盜逃跑的退路,把他們全部消滅。
今天楊彪便召集眾人在刺史府中商議此事。如今的新州雖然楊彪身為一州刺史,但是很多事情他也知道其中的原委,而他也知道自己這個新州刺史是如何當上的,因此他也并不多問。像原來幽州的水軍在兩州分開之后,并沒有歸任何一州所有,而是直接被派往耽羅島去了。只是為了做做樣子,戲志才與荀攸和田豐商議之后,給幽州留下了十幾艘貨船和幾艘小型戰船。而新州則除了得到大部分的貨船和客船之外,戰船也留下了兩艘,另外還有操縱這兩艘戰船的水軍士兵一千人。
楊彪雖然在處理政務上確實是一把好手,但是對于軍事他可就差得遠了。因此如今新州的所有軍務幾乎都由戲志才負責,而楊彪只是偶爾問問,他也并不過多插手,所以今天他們討論關于如何對付那些倭國強盜之事,實際上主要是由戲志才來拿主意。
戲志才早就知道老劉對于倭國的看法,也知道主公一旦騰出手來,肯定會發兵出海,將大漢東邊的這個島國平定。所以當楊彪把鐘繇的告急文書給大家看了之后,眾人都把目光望向了戲志才。
戲志才考慮了一下,覺得為了韓郡百姓著想,應該派兵前去協助高順消滅這些倭國強盜。可是如果只把如今新州的那支一千人的水軍隊伍派過去,肯定達不到徹底消滅對手的目的。可是要是真的把周泰蔣欽帶著的大隊水軍人馬都調動過去,那么這支水軍隊伍的情況便會被別人知道。盡管楊彪也不算是外人,但是畢竟這件事不好對他明說。所以戲志才沉吟再三,覺得還是先讓高順加強對韓郡海岸線的警戒,反正如今新州的步兵由于裝備的精良和訓練得法,因此戰力應該遠高于那些來自倭國的烏合之眾,只要打好幾個伏擊戰,多消滅一些倭國強盜,這些倭國強盜肯定會攝于新州軍隊的威力而有所收斂。至于說到最后治本的方法,那就還是要采用主公的主意,發兵東征將倭國徹底平定。
于是戲志才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大家。雖然在座的幾人也覺得戲志才此法雖然能解得了眼下的燃眉之急,但是并不是長治久安之計。所以遼東太守嚴綱便向戲志才建議,是否可以向朝廷提議,直接發兵倭國,將他們徹底打敗以絕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