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偉國他來到愛華門診之后,注意力就放在了老對手李大勇身上。
和李大勇討論了一番聶晨剛剛完成的那一臺全鼻再造術。
然后也了解了一下,聶晨還沒有走出手術室之前,提前過來愛華門診準備手術的單側唇裂病人鐘小玲。
不過他對于聶晨給鐘小玲所開出的術案,有些不以為然。
認為無鼻翼切除單側唇裂米勒德修復法,只是在術案給出的一個噱頭。
以柯偉國對于米勒德修復法的了解,聶晨不可能高屋建瓴,未學走先學飛,直接就把這臺術案的術式,稱之為現在國內頂尖研究所才只是剛剛接觸的米勒德修復法。
米勒德修復法,在目前國際口腔頜面單側唇裂修復領域,被稱之為近乎完美的修復術式,但是也因為其步驟極其繁復,非常復雜。
特別需要在術前進行效果構造,先確定整臺手術后的既定效果。
這對于醫生的要求過于苛刻。
因此不說國內,就算是七十年代提出了這種唇裂修復方式的米勒德教授,一樣是很難按照他所提出的術式理論,做出達到理論要求的唇裂修復手術。
更別提,在國內還在摸索這個術式的情況下,還要在這個術式進行更進一步的改進。
而且還提出了更加苛刻更加豐富的最終成型效果。
所以,柯偉國他在會客區看到了李大勇鄭重其事拿出了關于新病人鐘小玲的術案,想要和他進行討論會診之時。
看清了這術案紀錄上面,竟然是魔改目前被單側唇裂領域專家看作珠穆朗瑪峰的米勒德修復法。
“真是吃兩顆黑豆,就想上西天。”
在當時看清了聶晨為鐘小玲所準備的術案記錄,柯偉國心中對聶晨的感觀,立即從可以進行技術交流、學習他技術的天才年輕醫生,降到了狂妄不知所謂的欺世盜名之輩。
李大勇明顯在當時能夠感受得到柯偉國,看到了聶晨所給出的無鼻翼切除米勒德修復法之后態度的變化。
李大勇讓柯偉國專門過來二號病房,看一下聶晨所做的無鼻翼切除米勒德修復法病人術后效果。
而此時。
站在了二號病房的柯振國,他的右手抓住了頭頂推得平平整整像是刷子那般的短發。
本來瞇著的眼睛瞪得像是銅鈴那般大小。
病床上的小病人邵佳欣,她在術后的上唇幾乎沒有任何疤痕,卻有著微微上翹紅唇線,痕跡清晰的人中線,再加上經過了微調而非常立體圓潤的鼻頭。
若不是肉眼可見的疤痕愈合,清晰昭示著聶晨給這個小女孩的嘴唇和鼻子以及鼻翼位置開過了刀,縫過了線。
一般的外行在第一眼看到了邵佳欣差不多七十二小時的術后外形輪廓時,簡直會第一時間認為,小女孩現在的模樣,就是她本來應有的模樣。
“這恢復的效果,比起了我在國外醫學交流時,見到的米勒德修復唇裂病人的恢復情況,要好上十倍都不止啊!”
柯偉國的震撼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越是在這個領域鉆研得越深。
越是對西方所開創的各種術式當成了技術巔峰,要用虔誠心態兢兢業業,花一生的精力去攀登。
那么。
則會越會被聶晨這種遠遠超越了所認知的西方技術天花板外科技術表現,沖擊得越猛烈!
站在了柯偉國身后,同是燒傷研究室的研究員醫生杜科、賀廣通,他們倆人專屬于燒傷領域,反而心靈上的沖擊不像他們的上司柯偉國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