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醫生,我是咱們省研究所的司機老李,請您在這交接單上簽字。”
聶晨正要觀摩病人鄺福亮臉上這一堆接近皮膚癌變黑色素瘤時。
已經停好了車的省研究所司機老李,捧著專門和愛華門診進行病人交接的表夾,湊到了聶晨的面前。
聶晨接過了司機遞過來的交接表,認真的看了一遍交接表上的內容。
表單上面在制表過程中,已經注明了交接單位就是粵省醫學研究所和深城愛華門診。
所交接的病人并不是注明為病人,而是標注為脈管畸形、脈管腫瘤課題項目實驗對象。
聶晨刷刷簽完了交接表單。
司機老李他又把屬于這位病人鄺福亮的所有檢查報告檔案袋,鄭重其事交給了聶晨:“聶晨醫生,接下來鄺先生的治療,就轉交給愛華門診了。我現在就要回去花城向所里報到。”
“沒問題的。”聶晨收好檔案袋,握住了司機老李的大手上下晃動。
然后聶晨,李大勇,林榮華,劉月倩,陳春梅他們這幾個一同走出門診玻璃門,目送司機老李開著面包車遠去。
“兩年前在中山大學附屬醫院整容專科,做過一次脈管腫瘤切除,現在的情況是病情復發,腫瘤情況已經快要向黑色素瘤癌變。”
聶晨瀏覽了一遍,由省研究所給出的全身報告,面容凝重無比。
像是脈管畸形脈管腫瘤這種情況,往往手術過后如果沒有相對應的阻斷脈管畸形基因變異的靶向藥,進行術后護理治療。
那么手術后復發的情況,幾乎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
“醫生,我這個情況還有治療的必要了嗎?”
病人鄺福亮在聶晨仔細檢查了他臉頰上層層疊疊,極其惡心邪惡的贅肉腫瘤之后。
他眼泛淚花,抖索著嘴唇問道,“本來在中山附屬醫院整容專科那邊的周主任,已經判定我復發的這個腫瘤,沒有辦法治療了。無論是手術或是進行藥物治理,都已經沒有辦法治理,基本判定是絕癥了。如果咱們這里同樣沒有辦法,那咱們就不浪費時間。”
“可以治療的,不過治療周期可能會稍長一些。”
聶晨安撫著情緒有些失控,身高一米八五左右,高大威猛,皮膚黝黑的大胖子鄺福亮,讓他坐好在長沙發一側。
同時又讓鐘蘭蘭取出了同樣屬于脈管腫瘤切除,目前恢復情況并非常喜人,而且已經過了脈管腫瘤復發危險期的林雪陽,術后對比相冊給鄺福亮過目。
聶晨指著擺在了鄺福亮面前茶幾上的,五本屬于林雪陽術前術后對比相片。
笑著說道:“這位女病人她的脈管腫瘤病發位置病發情況和你差不多,不過她倒是沒有進行過一期切除。你的這一個情況可能會是她恢復時間的三倍左右,但還算是在可治療的范圍內。”
“真的可以治療?”本來情緒緊張的鄺福亮,他慢悠悠地翻開了擺在了他面前茶幾的林雪陽相冊。
翻開了第一本林雪陽術前留下的相冊時,鄺福亮倒是沒有任何表情。
而在放到了第二本,林雪陽術后第三天的相片。
鄺福亮騰地一下便坐直了腰桿,漫不經心的他,眉間皺成了川字,神色極其緊張,并且把相冊從茶幾捧到了距離他的眼睛不到兩巴掌的近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