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的一下。
聶晨第一刀,就切向了病人鄺福亮面血管腫瘤下顎線交錯的位置。
這臺手術聶晨的思路是,整個脈管腫瘤的切除和進行囊腫切除的思路一樣,只要是皮瓣表皮不被脈管腫瘤破損到無法修復的地方,那么便不做表皮切除,而做皮下切除。
從此一來,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鄺福亮這一處看起來已經千瘡百孔的表皮皮瓣,覆蓋住完全不堪用的脈管腫瘤術后傷口。
在手術前,聶晨也是給鄺福亮這一處表皮做過了估算的,在面血管和鼻側血管交接處,這一處腫脹得最大的腫瘤,實際上是給鄺福亮臉部這一處手術,造成了如同擴張器植入效果的。
讓這臺手術,有著足夠多的皮瓣表皮,覆蓋住被聶晨切除去的脈管腫瘤,而不至于需要進行前期的擴張器植入。
這也是為什么,李大勇會在會診之前,感嘆鄺福亮這臺手術基本就是趕著趟來的。
幾乎每一個鄺福亮所能遇上的情況,都是第一次。
這是國內第一次在脈管腫瘤上,運用靶向特效藥雷帕霉素給藥用藥進行術前試驗。
同時,這種情況的手術,是屬于國內第一臺在手術失敗腫瘤復發后,所進行的二次手術。
最后,本來這臺手術如果不進行擴張器植入的話,那么切除了脈管腫瘤后,會留下一大片傷疤沒有皮瓣覆蓋的面部,但最終卻因為這一處腫瘤腫脹過大,而造成了有表皮皮瓣可用,這也算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了。
不過呢,每一個病人的情況再結合他本身的體質,都是獨一無二、無法復制的。
只是鄺福亮他這一個病情情況太過獨特。
“止血鉗。”
聶晨切完了一顆腫脹巨大的脈管腫瘤,把腫瘤扔在了戴二妮手中的鋁盤里邊之后,向劉月倩提醒。
作為第三助手的劉月倩,手握著止血鉗,把聶晨已經清創完畢,病灶完全切除的兩處臉血管動脈,首尾用止血鉗鉗住,然后吻合在了一起。
在這一刻,聶晨手里的手術刀,已經換成了鑷子、持針器,鑷子夾著上好了縫合血管可吸收生物線的圓針。
刷的一下,便給這一處血管縫合,起好了個開頭。
“一助、二助,繼續縫合這條血管。”
聶晨向已經能夠嫻熟利用褥式縫合法進行配合縫合的宋東陽、林榮華,作出提示。
提起了十二分精神的宋東陽和林榮華,應了一聲“沒問題。”各自握著鑷子和持針器,從左右兩個角度開始了對這條已經清創完畢,切除了腫瘤的面血管,進行褥式縫合配合。
聶晨停下了動作,觀察了一下林榮華和宋東陽兩個人在血管縫合過程中的動作要領以及配合程度。
看得聶晨微微點頭。
看來,把宋東陽這一條鯰魚放進了林榮華、劉月倩這兩個新丁菜鳥實習生當中,一起進行褥式縫合練習是對的。
本來動作以及配合程度,極其生澀的林榮華,這些天和宋東陽進行縫合練習之后,現在已經可以配合得節奏基本不會互相拖累。
同時,也能夠把自己進行縫合的每一步思路,在縫合過程當中主動展現給配合對手宋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