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西都護府,上到官員下到一個大頭兵,漢民中就沒有誰會在意色目人的死活,長期的人種等級制度,已經養成了漢民高高在上的習慣,色目人中除了漂亮年輕的女子會進入漢人家庭中,其他色目人大部分都一直被排除在漢人生活圈之外。
色目人在漢民眼里意味著落后、愚昧、貧窮、野蠻等等一系列不好的形象,哪怕是一個文盲漢人,也自覺比色目人平民有文化有修養……
當然,這種迷之自信也是大唐官府刻意培養出來的,就好比后世中某個世界級霸權國家,哪怕是一個資產為負的平民,出國后也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背后靠的是世界第一軍事強國,骨子里充滿了種族歧視……
在這個世界中,歧視的現象顯然更加嚴重和公開化!
正因如此,當公孫康安下達嚴令要將這些企圖當逃兵的色目人仆從軍往死里整后,那些漢人縣兵和軍官自然是一絲不茍的執行上頭的命令。
至于憐憫,或許零星幾個善良的人會有,但絕對不會占據多數!
被上級扣上了逃兵罪責,以戴罪立功的名義驅使上前線的色目人仆從軍們,在渺茫的生存希望下,向大石鎮發起了進攻。
他們的背后就是大群漢人弓弩手,這一次,他們無論遇到何種情況,都不被允許回頭,直到破城贖罪!
絕望的情緒在色目人仆從軍中彌漫,他們或麻木,或癲瘋的扛著木梯,拿著各式武器沖向大石鎮正門所在的城墻。
戰斗拼到這個地步,雙方實際上都變成強弩之末,這并不是說體力上的不足,而是精神上的疲憊以及越發高漲的厭戰情緒。
體力可以通過休息和補充食物來恢復,但精神上的勞累卻不是那么容易抹平的,特別是每一天的戰斗下來都要埋葬成堆的同僚尸體,對士兵們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光是李察所部,就在戰后處決了兩位數發瘋的色目人青壯!
在這里,可沒有精神病優待政策……
為了避免給軍隊造成混亂,戰斗中被逼瘋的士兵往往會被自己人處理掉。
這就是戰亂環境的殘酷!
對于普通人而言,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李察崛起之前,大石鎮的色目人雖然吃了上頓沒下頓,但好歹可以通過自己賣苦力勉強活下去,現在呢?
大石鎮的2000多色目人青壯幾乎消耗一半,超過千名大石鎮中居住的色目人青壯死在城頭的血肉磨坊中!
城頭上與先鋒營混編的輔助軍預備役色目人青壯看著再次涌上來的人潮,下意識的吞了口唾沫,目光畏懼的掃了眼身后的冷面督戰隊。
負罪營死光了,先鋒營和輔助軍預備役的色目人被打殘了,理所當然的被臨時拼湊合并在一起。
李察向他們許諾,等到擊敗高象縣官兵后,無論是輔助軍預備役的色目人青壯還是先鋒營中的色目人降兵,都擁有一次自主選擇去留的機會。
李察愿意給他們自由,今后不用再參軍打仗,甚至不需要呆在大石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