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
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在起亞工廠內瘋狂傳播。
公司要拿地!
要蓋樓!
如果只是普通的拿地,那跟員工沒什么關系,但公司拿的地不是工業用地,不對。
準確來說,工業用地也有。
公司這次一共要拿兩個地塊,一個是未來二廠的出備用地,另外一塊是住宅用地!
前者關心的人不多,后者關心的一大堆。
公司發布公告,計劃蓋10棟獨棟別墅,20棟聯排,以及五棟17層的洋房。
別墅、聯排別墅,他們不敢想,那玩意一看就不是給普通員工準備的。
5棟17層的洋房,一層兩戶,一棟樓就是34戶!
五棟!
170戶!
這些房子員工可以用內部價購買!
一平米只要1300塊。
比同品質的房子便宜幾百塊,100平的一套房子能省幾萬塊!
其實。
如果不是打招呼了,李杰都準備平價銷售。
起亞的主業是搞汽車,又不是搞房地產,不指望樓盤掙那三瓜兩棗。
他們拿的那塊地,出讓成本大概500一平,建安成本大約500左右,總成本1000-1100一平。
李杰最初定的是1100元,不過,這個價格沒通過。
不能擾亂市場環境。
這個1300一平,也是內部補貼后的價格。
如果是廠區外的人購買,一平米的價格是1800每平。
不過。
那只是名義上的對外價格,別人真來買,一概沒有,事實上也不會有。
消息宣布后,廠內人心浮動。
一車間。
“老張,老張。”
一個穿著工裝的中年男子,親切的摟著工友的肩膀。
“你的那個購房名額轉讓給我,怎么樣?”
“你要買房?”
張毅多看一眼老喬。
“當然要買啊。”
老喬笑著道:“咱們廠里的內部房,肯定比外邊的好,我可打聽過了,老板專門找了外國設計師,一應標準都是鹽城頂級的。”
“那你自己去申請不就行了?”
“你啊,是飽漢不知餓漢饑。”
老喬哭慘道。
“你都不知道,那房子現在有多搶手,不僅咱們買,那些韓國員工也想著買。”
“你想啊,老板再好,那也是韓國人,肯定會優先安排本國員工。”
“那你找我也沒用啊。”
張毅愕然道:“我又不認識人,也沒關系。”
“啊?你不知道嗎?”
“我知道什么?”
“購房政策啊!”
“我又不買房,我關心那些干什么?”
張毅是鹽城本地人,之前是鹽城汽車廠的職工,后來廠子黃了,他只能自謀生路。
后來,他被招進了起亞。
因為有基礎,辦事又勤勤懇懇,連續多次被評為月度優秀職工。
這個評選有錢拿的。
額外獎勵300塊!
等于額外多了十天的工資!
當時就讓人羨慕。
現在?
更羨慕!
因為各組各車間各部門的優秀員工都有購房優先資格!
雖然這個資格原則上不能轉讓,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先買了,然后再賣,總行吧?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