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干也有風險。
即使公司定價很良心,一間兩室一廳的房子也要十來萬,哪怕走什么商業貸款,也得掏出幾萬塊。
千禧年,能一口氣掏出幾萬塊的家庭,真沒幾家。
大多數人都準備借錢了。
借錢上車!
先首付,后面按揭貸款,貸個10萬八萬,20年一個月只要還600塊。
雖然600塊也不少,跟鹽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差不多,但單身漢誰買房啊。
不對。
以他們廠里的福利待遇,哪怕是單身漢,也負擔得起房貸。
他們廠的人均工資可有1000塊!
老喬也是裝配線的工人,一個月努努力,算算全勤,到手能有1000出頭一點。
如果算上年終獎,以及各種節日福利,一個月收入能有1300。
妥妥地高薪!
要是能當工長、組長,甚至車間主任,收入還能漲一大截,他們車間主任一個月能拿2000塊!
這還沒算年終獎、福利待遇。
反正,鹽城這一片,待遇比他們好的企業,應該沒有。
獨一份!
那些悅達集團的員工,都快饞哭了。
是的。
悅達集團是悅達,東風悅達起亞是東風悅達起亞。
前者是1991年接手的鹽城汽車廠,經過十年發展,還是沒什么起色,直到起亞汽車找上門,雙方合資,廠子才起死回生。
不過。
李杰當初沒有原地接手悅達,而是另造新廠,包括管理,也是起亞負責。
“陳社長,有人匯報
“倒賣?”
李杰看著前來匯報的副廠長,故作不知道。
“什么意思?”
“是這樣。”
鄭博達解釋道:“您設置是優秀員工能優先購買人材房,但有些職工沒有購房需求。”
“一些亟需房子的員工就盯上了這些指標。”
“我不是設置了五年內不準轉賣,不得冒名頂替的條款嗎?”
鄭博達說的這些事,李杰當然知道,這個漏洞是他故意留下來的。
水至清,則無魚。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制度,執行過程中,只要有私心,即使規章制度定的再好,那也沒用。
“社長,您是來自發達國家,可能不太懂我們國內的一些情況。”
鄭博達繼續解釋。
“有些人已經販賣起了指標。”
“只要不破壞規章制度,那就不用管。”
李杰直言道:“市場會自我調節的。”
“呃。”
鄭博達還想繼續說,不過,一想到社長的秉性,他把話又咽回了肚子里。
不多時,鄭博達離開了辦公室。
李杰知道他為什么來匯報。
這個副廠長,有自己的小心思,他是悅達那邊派來的副廠長,但兩家企業的生態完全不一樣。
國企內部關系盤根錯節,東風悅達起亞可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事。
在這里,上位只有一個硬性條件。
能力!
能者上,庸者下。
當然。
再過幾年,企業內部也免不了一些大企業病,現在沒有,只是因為成立時間短,團團伙伙還沒有足夠多的土壤。
所以說,管理是一門學問。
人不是機器,也不是程序,想要管好,沒那么簡單。
接下來一段室內,購買指標始終是廠里的熱門話題。
必須要快!
因為證一下來,廠里就開始預售了。
那些別墅、聯排別墅,基本都被韓國員工包了,這不是李杰搞什么歧視。
而是收入問題。
這群人雖然是在國內工作,但他們的收入是按照韓國本土計算的,甚至還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