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勤補助。
整體下來,收入是本土的2倍。
掙美元,花rmb,對其他員工而言,貴的出奇的別墅,對他們反而不是很貴。
不過。
也不是所有人都買房。
只有那些做好常駐準備的員工才買了房。
鹽城終究是一個不大的小城,起亞內部的動靜很快就在當地傳開了。
悅達集團、起亞的配套工廠,以及一些相關行業的員工,一個個都羨慕得緊。
這跟分房子有什么區別?
沒多大區別!
一套房子便宜幾萬塊,好幾年的工資!
然后。
起亞汽車廠的招聘部分收到了一大堆的電話、簡歷。
沸沸揚揚傳了一個多月,廠辦終于公布了購房補貼細則。
170戶人才房。
第一條:優秀員工優先。
第二條:已婚已育的家庭優先,尤其是住房特別困難的家庭。
第三條:簽長約的員工優先。
第四條:大學生優先。
……
零零總總十幾條,細則一公布,有人贊同,有人反對,不過,真去鬧事的,那是一個沒有。
總體而言,大多數人都比較滿意。
這個方案很公允。
什么車間主任、組長等領導都不是最優先級。
優秀員工比什么都強。
接著。
都不用李杰鼓動,員工內部自發地卷了起來。
我卷!
卷卷卷!
拿到優秀員工,先落定一個購房名額!
轉眼,時間來到12月月底。
臨近元旦,廠里忽然發了不少電影票,看到這些票,那些國企工廠出來的,也很意外。
以前他們上班時,雖然也發票,《泰坦尼克號》上映那會,悅達集團就發過票。
但。
起亞是合資企業啊。
從前的福利都是米面糧油,實惠。
突然發電影票,不理解。
然后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廠里投資的電影上映了。
葛憂主演的《大腕》,他們廠里投的。
事實上,投資電影的主體不是東風悅達起亞,也不是起亞,而是cgv影視公司。
如果不是有著韓國本土的院線資源,華藝兄弟大小王那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把份額給一個外人。
李杰投資《大腕》不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廣告植入。
馮氏喜劇在北方市場的號召力還是很強的。
《大腕》又是2001年國產票房冠軍,票房超4000萬,這是2001年的4000萬。
如果放到十幾年后,十億票房的含金量都未必有這年頭4000萬強。
沒辦法。
盜版太猖獗。
不過。
李杰投《大腕》也看中盜版市場。
甭管盜版商能賺多少錢,只要看《大腕》的人越多,起亞的曝光度就越高。
《大腕》的主要用車,一溜水的起亞suv。
即將上市發售的suv!
就是那款轟動申海車展的suv索蘭特。
這天下班,李海仁難得的出現在廠區里,對于這位老板娘,員工也很好奇。
聽說都四十多了,但看起來跟2-30歲一樣。
長得也好看,像電影明星。
“歐巴,我們今天一塊去看電影?”
進了辦公室,李海仁揚了揚電影票,在國內生活了小兩年,她的普通話也越來越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