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亞發起的懸浮式車頂、led大燈矩陣、貫穿式尾燈、腰線、比例等等,不止是華夏汽車在模仿。
日系、美系、德系車也在借鑒。
像大眾今年發布的新款帕薩特,就有人指出大眾高度借鑒了起亞的設計思路。
“社長,這是市場部最新提交的報告。”
三天后,金秘書將一份文件遞到了李杰面前。
“你先放著。”
過了一會,審批完oa系統里的流程,李杰翻開文件,從頭到尾的看了一遍。
文件內容跟前幾天那場發布會有關。
果不其然。
媒體、網絡的相關討論都集中在華夏車手進軍wrc上面。
不過。
李杰不是很看好起亞車隊在wrc的前途,至少是短期內不怎么看好。
作為前車王,他很清楚起亞的實力。
硬件、軟件方面都不夠。
別的不提,單單各個賽道的數據,就需要時間積累。
別家的數據可以參考,但不能全用。
除非徐浪跟李杰一樣,能用技術彌補硬件方面的差距。
顯然。
徐浪很難跟他一樣。
除了進軍wrc之外,媒體、車迷第二關注的便是gts量產車什么時候上市。
這款車可謂是集齊了起亞目前最先進的技術。
但。
最先進并不意味著最成熟。
很多東西都沒有經歷過實戰的考驗,所以,量產之路是前路漫漫。
兩年都算快的。
接著。
車迷和網友第三關注的是索蘭特的中期改款。
一款車型是有壽命的。
從發布之日起,掐指一算,索蘭特也到了中期改款的時候,新款索蘭特已經進入試產階段。
但。
曝光還要再等等。
起亞內部計劃于明年年初的燕京汽車展推出改款。
除了索蘭特,還k1、m1等早期車型,都會迎來中期改款。
同時。
明年的燕京汽車展還有一個重頭戲!
起亞將會推出一款純電車型。
過去這七年,李杰在鋰電池領域陸續投入10億美金。
從04年下半年開始,起亞推出第一款商用鋰電池,三年過去,起亞電池已經在手機、mp3、游戲機等領域,啃下一大口市場。
那些賺到的錢,又被李杰重新投入電池研發之中。
七年磨一劍!
起亞新能源終于到了開花的時候。
只是開花,遠遠沒到結果。
因為這一款純電的車續航里程太多,只有280公里,這還是理想狀態下,如果正常開,只有200公里的續航。
除了續航里程低,它的定價也貴。
58萬8。
這是新車的定價,這個定價幾乎是卡著成本定的價格。
如果把前提的研發、產線等等成本算上,那是賣一輛,虧一輛,虧得還不少,每賣出一輛,保底虧個2-30萬。
其實。
市場部、營銷部、研發部門都討論過,這款車完全可以定在80萬左右,那樣的話,能覆蓋成本。
但,那個決定被李杰否了。
88萬?
太踏馬貴了。
他自己都不好意思開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