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卡子都被你和敏樹吹出來了,這張專輯,我可是期待已久。”“哈哈,肯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賈敏樹啃著包子走了進來。
“人來的差不多了,我們先去視聽室”
“好!”
“走!”
不一會兒,滾石的創始人段中壇、段鐘易也來了,李宗勝寫的那首《最近比較煩》里的‘老段說’,指的就是滾石的老板。
眼看人都到齊了,賈敏樹把刻錄好的cd放進了cd機里。
接著。
播放,啟動!
第一段是tro部分,tro,中文譯為前奏,在專輯里是序曲。
一般而言,它是用來奠定整張專輯基調的曲子。
通常是純音樂,李杰在tro里加了一點點人聲,沒有詞,只有‘吶喊’。
咦
看到從tro無縫銜接到第一首歌,小蟲稍微有點驚訝。
他完全沒有察覺到換歌。
這銜接,設計的很有意思啊。
身為音樂人,有幾個人不知道概念專輯的
但,知道歸知道,大部分都不會去做這樣一張專輯,那是費力不討好。
畢竟,像這種銜接不是簡單的把下一首歌的開頭移到上一首的結尾。
開頭、結尾要配合的好,整體編配走向都要變。
如果是10首歌,每首歌4分鐘,整體長度就是40分鐘,做概念專輯要把它當成一個整體。
然后再根據不同的曲目、編曲進行編配。
不僅要編,還要編的好。
而且,大部分歌迷其實不太在乎這些,做一張這樣的專輯,其費的精力能做三到四張普通專輯。
一張專輯怎么打三四張專輯
真那么干,約等于把錢全在了刀把上。
繼續聽。
越聽,小蟲越是驚訝。
這個完整度也太高了吧
當然高了。
草東的原專輯《丑奴兒》在編配、銜接方面如果打分的話,大概是7-80分。
優秀水準。
而李杰重新編配的版本,保底是100分。
100分,那是因為評分只有100分。
緊接著,從第一首序曲,一直到最后的終曲,陸續放出。
是的。
《丑奴兒》比當初的12首歌多了一首,最后一首是終曲,李杰專門加進去的。
這首終曲的最后部分可以無縫銜接下一張專輯的序曲。
算是一個小彩蛋。
不過,他誰都沒說,等下一張專輯發布,歌迷、唱片公司、音樂人自然能發現這個彩蛋。
半晌。
專輯放完,視聽室里沉默了很久。
在座的所有人都還在回味。
“大家說說吧,覺得怎么樣”
最終還是老段率先挑起話頭。
“這張專輯的侵略性很強。”
老大哥李宗勝沉吟片刻道:“不論是在北市,還是燕京,當下的年輕人都面臨著價值觀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