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憤怒被他寫透了,而且編曲也很有意思,就說《大風吹》,明明是grunge為基底,副歌部分卻埋了迪斯科的切分節奏。”
“不過,主流聽眾可能接受不了這種‘憤怒’的表達方式。”
“哈哈,老李,這種專輯就不要考慮什么市場了!”
羅大右哈哈一笑。
“這張專輯的完整性,目前為止,在華語搖滾,不,在整個華語樂壇都是沒有的。”
“卡子在編曲方面還用了一些五聲音階,東方旋律+西方重型編曲的實驗,比市面上的那些歌有趣得多。”
“到時候包裝的話,可以用‘概念專輯’的稀缺性做賣點。”
“沒錯,我也贊同大哥的意見。”
小蟲跟著附和道:“我建議,在專輯發行之前給那些樂評人,愛好搖滾樂的記者、文化名人寄一批樣品。”
“我相信,以這張專輯的質量,多半會打動他們。”
“有這一批權威的專家、名人搖旗吶喊,對于歌迷的吸引力,那是大大增加。”
“可以試一試。”
張洪亮點了點頭:“這張專輯真的很好,很好,比我預想中的還要好,老張,老賈,你們確實沒有吹牛逼。”
“就像老李說的那樣,不論是我們這邊,還是那邊,年輕人都在問同一個問題。”
“我該往哪走。”
“《山海》里的他明白,他明白,我給不起,余韻悠長啊。”
“老張、老賈,你們應該盡快把他帶過來,這樣的音樂人,恨不得跟他喝一百杯!”
片刻后,在場的其他人又陸續發表意見。
全是好評。
沒有一句差評。
好歹是音樂人,還是專業的音樂人,拋開市場不談,一首歌好不好,他們還能不懂
這張專輯的完整性高就不說了,難能可貴的是,沒有完全陷入西方搖滾樂的套路。
它有自己的東西。
有一種中西融合的美。
馬兆俊的那句評價,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
十年內,華語搖滾難出其右!
最后。
老段親自拍板,這張專輯的宣傳預算直接對標周樺建4月份發行的那張《心》。
虧本也干!
不為別的,只為這份專輯的藝術性。
……
兩天后。
張裴仁先一步回到燕京,他要協調內地和寶島地區的專輯宣傳工作。
整整200萬的營銷預算,所有的錢都得在刀刃上!
當然。
他們的宣傳策略是重港臺,輕內地,畢竟,這邊對搖滾樂的宣傳有不少限制。
一些主流的電臺、電視節目、報紙、雜志等渠道,都很慎重。
所以。
先推港臺。
如果在港臺地區火了,再往內地推。
當初黑豹能一戰成名就是因為先在香江闖出名氣,然后借助內地歌迷對港臺音樂的追捧,變相打開知名度。
這種討論跟后世的‘出口轉內銷’,簡直是如出一轍。
套路不怕老,只要好用就行。
況且,港臺那邊的音樂市場更健康,說不定能大力出奇跡。
萬一火了呢
雖然公司決定虧本推,但誰不希望損失小一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