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如今每個月都有一筆數字音樂的分成,一首歌他能拿到0.19美分,看著少,積少成多,那也是汪洋大海。
他看了一下滾石提供的清單,目前他在itues商店的累計收益已經超過一百萬美金。
是他個人的收益。
也就一年多的時間。
相應的,專輯銷量下滑了一點,不過,下滑的不多,他的第二張、第三張專輯至今仍然掛在日本的ori專輯銷量榜上。
每周賣個一百到幾百張不等。
總有人十八歲,總有人入坑搖滾樂,混了那么多年,去了歐美不好說,在亞洲地區,愛好搖滾樂的歌迷,基本都聽過他的名字。
很多雜志、樂評人、網友都把他的那幾張專輯列入‘必聽’榜單。
但。
像李杰這樣的歌手只是個例,大部分歌手都是虧本做專輯,如果,如果不是彩鈴挽尊一波。
唱片公司的塌方還要來的更快、更猛。
對于很多路人,或者淺層歌迷,讓他們花一塊錢、兩塊錢買一首歌,可能很難。
不過,讓他們花錢買一手彩鈴,很多人都愿意。
彩鈴是可以聽的!
讓別人聽見!
這就能提供情緒價值,別小看這一點,很多人都愿意為情緒價值買單。
別人沒有彩鈴,你有,這就是情緒價值!
眼下,多少內地唱片公司是靠著彩鈴收入活下去的,多,太多了。
包括麥田這樣的國內頭部公司都得靠彩鈴養活。
彩鈴市場的規模有多大?
且不提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單單給他們提供服務的sp公司都誕生了兩家上市公司。
04年3月,掌上靈通以彩鈴、ivr(互動語音應答)、移動廣告和音樂下載業務,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四個月后,空中網也以短信、彩信、彩鈴、服務等業務,前往阿美莉卡上市。
兩家公司的主要營收都是彩鈴,單一模塊收入占總營收的30%以上。
從營收也能看出來,他們能上市,靠的就是彩鈴業務。
在他們之外,還有一家名為華友世紀的公司,也在籌備赴美上市。
能誕生出三家赴美上市的公司,可以想一想,彩鈴業務的利潤有多大?
確實大!
一般而言,一首彩鈴的收入,三大運營商只會抽成20%左右,剩下的八成由這些sp公司和唱片進行分成。
這八成雙方是六四分成。
六成是人家的,唱片公司只有四成。
唱片公司拿到這部分錢,最后才會跟歌手分成。
國內的詞曲作者不參與分成。
如果版權是公司的,歌手本人的分成也很低。
什么《老鼠愛大米》爆賺一個多億,這首歌確實賺了很多錢,但大頭是sp公司、運營商、公司。
歌手能分到的錢,根本沒多少。
鳳凰傳奇玲花說的是大實話,別人問她彩鈴賺了多少錢,她說不多,只夠買套房。
以他們那些歌曲的爆火程度,彩鈴收益大概率能在燕京、申海買一套房。
前提是08年以前的房價。
如果是一幾年,他們分的那些錢怕是不夠買房。
現實就是這么殘酷。
能夠不黑錢,那都是良心中的良心,李杰的那些歌,也有運營商、sp公司要買。
他們都是買斷。
不分錢的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