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蘭抬頭看著陳建國,突然紅著眼睛,笑了起來。
陳家上輩上戰場了好幾個,唯有故去的陳老爺子是從戰場上領著軍功下來的,又是對國家有貢獻的家庭,陳建國從小一直都生活在優越的家庭里,哪里知道孤苦無依的苦。
“不說就不說,你別這樣。”
陳建國急忙去給林佩蘭擦眼淚,卻被林佩蘭擋住了。
“我今天給你說個故事吧!阿婆經常在我耳邊念叨的事,聽完你要是覺得,尋親這件事還要讓阿婆知道,那么你就去說,我不攔你。”
家里常聽阿婆當故事一樣講那些年月的事,林佩蘭的爺爺上戰場的時候,林阿婆當時才二十多歲,最小的三叔,也才呀呀學語。
林阿婆一個纏足女人,為了拉扯五個人事不知的孩子長大,忍著鉆心的疼痛上山下地,別人不干的活,她都干。
過年村里人人殺豬,看著孩子眼巴巴的饞肉,阿婆厚著臉皮向同村那殺豬的賒了半斤肉。
幾個半大孩子圍著鍋邊,眼巴巴的等著這過年可以吃肉,白煮豬肉的水才燒開,屠夫家的婆娘罵罵咧咧的來了。
說是她們林家根底都是窮的,這半斤肉吃了,那錢永遠都要不回來了,他們家不吃這個虧。
林阿婆好說歹說,那女人就是不肯罷休,最后在孩子眼巴巴的目光里,煮的半熟的肉,被那女人撈回去了。
一家人本來以為過年終于可以吃肉了,到嘴邊還是給人拿了回去,一家五個孩子,小的已經哭了,但年總不能不過吧?
于是家里留著的老南瓜,一個有臉盆那么大,金黃金黃的,大概有二十斤左右,洗洗就那么切進鍋里的肉湯中煮了,當做年夜飯的一道唯一沾了葷腥的菜。
饑荒的時候,吃草根樹皮不在話下,好不容易捱過去了,家里窮的叮當響,有勤勞的雙手也沒有關系,都能過好。
日子就這樣挨過來了,一天天的變好,林阿婆自己再苦再窮,看見有人需要幫助,她都愿意伸手幫一把。
“一個烈士英雄的父親和拋家棄子的父親,你覺得叔伯父親還有姑媽們,會選哪一個?”
更何況敏感的年月剛剛過去沒幾年,以林佩蘭對林大姑的了解,她是不可能會為了一個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回來,沒有感情的父親去把一家大小的工作和生活破壞了。
這些林佩蘭相信自己不說,陳建國也能猜到一些。
“他還沒有回那邊,我會寫信去學院,告訴他這件事。”
林阿婆那個賢淑文靜的女人,經過那么多的事,到現在年老了,還能保持那份優雅和善良,不抱怨,不訴苦,只要看見有需要幫助的人,她都竭盡所能的給予幫助。
就是她那份天生的純良,感染了身邊人,乃至下一輩的孩子,陳建國私心還是不想傷害林阿婆。
“嗯!現在先暫時不要說,等到時機成熟了,再講吧!”
喜歡八零年代媳婦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八零年代媳婦的開掛人生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