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大興宮中朝大興殿。
今日是每逢朔望日的大朝,本來這種朝會不過是走走樣子,談什么事情都是提前準備好的,無非一些歌功頌詞的陳詞濫調,大家互相刷刷臉而已,真正的處理國事還是要在內朝兩儀殿內由天子和一群重臣決定。
本來眾人都以為今天跟平常并無不同,聽著漫長的華彩賀章,大部分人早就昏昏欲睡、神游天外了。
這時,值殿內侍站出來客氣地問眾人有何事要上奏,正待無人回答,要結束這一環節時,突然內史舍人虞世基走了出來,上前彈劾尚書左仆射高颎擁兵自重、畏敵如虎、坐視突厥寇邊、意圖謀反等十條大罪。
這份指控就像在大晴天炸了個響雷,瞬間就讓之前還昏昏欲睡的眾人清醒了起來。
高颎是誰?楊堅說他是“識鑒通遠,器略優深,出參戎律,廓清淮海,入司禁旅,實委心腹。自朕受命,常典機衡,竭誠陳力,心跡俱盡。此則天降良輔,翊贊朕躬,幸無詞費也。”意思是自己是多么的幸運,才讓老天給了他這么一個優秀的臣子佐助自己。高颎為相二十余年,寵命優渥,倚為心腹。
這虞世基難道瘋了嗎?
馬上有機靈的就看向上首的天子,心中在嘀咕著圣人這是要向高颎下手了嗎?圣人前年殺虞慶則,去年殺王世積,今年輪到相國高颎了?
身為相國的高颎昔日里所受到的彈劾并不少,但這次楊堅卻并沒有跟往常一樣,立刻斥責虞世基,而是下令讓眾人共議此事,頗有些公事公辦的樣子。以往有御史彈劾高颎,楊堅總是不等對方說完,就對其大加斥責,還每每痛斥其居心叵測,離間君臣情誼,過后再勉慰高颎一番。而這次楊堅不尋常的態度,讓很多人看到一絲可能。
想跟著彈劾高颎的還在醞釀,而高颎這邊馬上有刑部尚書薛胄、民部尚書斛律孝卿、黃門侍郎柳述等幾人立刻上前斥責虞世基。
“齊國公文武大略,明達世務。及蒙任寄之后,竭誠盡節,進引貞良,以天下為己任。如何能有你等宵小損其名譽。”
下邊有人也竊竊私語,直言稱是,直引得殿內御史幾次側目。
虞世基面對眾人質問,卻是毫不畏懼,大聲說道:“若高相國無私,為什么數萬大軍出征北上卻坐視突厥人圍困大同鎮良久,自己卻在朔州逡巡不進。大同城受突厥人攻擊二十余日,救援軍隊就是爬也爬到了,而高相國的大軍在哪里?高相國引大軍在外而無視敵情,一意探尋朝內動靜,這是意欲何為?”
“一怕胡言,你怎知相國未派人救援,又怎知相國對突厥人無動于衷。”上柱國賀若弼扯著嗓子吼道。
連賀若弼都跟著赤膊上陣了,楊堅臉色是越來越難看,看看這群魚躍而出、急不可耐的人吧,看看今天還有誰會跳出來。
“昨夜,有忠義之士馳奔兩千余里,將大同城的真實情況送抵長安。大同城已經血戰二十幾日,兵少將寡,甲帳盡碎,猶自死戰不退。車騎將軍黃明遠幾次向高相國求援,都未見有片甲救援。”
眾人有些沉默了,有人證了,這個不好作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