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榆林是原豐州、勝州的治所,地區條件相對較好;大同是黃明遠的老巢,眾人自然沒有意見。
“除永豐、金河、富昌外,我準備在呼延谷、豐安鎮、故漢西安陽縣舊址、故漢西臨河縣舊址、故漢九原城舊址、云中戍等地區建城移民,為下一步建縣做基礎。”
這一條也是必然的,豐州太過廣袤,只要人口增加,增建縣是必然之事。
黃明遠選擇的地方大多都是當初兩漢時期的縣城舊址,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都合適,眾人也無話可說。
接著眾人各抒己見,對黃明遠制定的大框架進行修修補補。榮毗又提出這些移民的法制問題,要出一開始就要約束好對方,防止日后生亂;陸知名也提出要在各縣籌辦縣學,教化百姓。
王文同是一州司馬,本來是要負責一州軍事的,但現在黃明遠連鄉兵都收歸總管府,雖然是侵奪他的權力,但他卻是不敢反對的。不過王文同也不愿做個橡皮圖章,權力都是搶來的,他便建議移民之中,良莠不齊,要由官府加強監管捕盜、刺奸之事。
黃明遠看王文同這么積極,便允他負責此事。
黃明遠又和榮毗就目前已經存在的移民點進行規劃,確定是否擴大還是縮小。豐州從故漢雞鳴塞一直到金河云中戍,東西達七八百里,南北也有三四百里之遙,整州四面受敵,若是一開始沒有安置好這些移民,往后再想調整便很麻煩。
“至于屯田,我準備每縣設一個屯田司馬,每鄉設一個屯田長,將豐州的屯田全面鋪開。州域內鼓勵百姓開荒,三年不收賦稅,還平價租給百姓口糧、糧種、農具,一定要在最快的時間將屯田速度提上來。
除此之外,豐州總管府下三個驃騎府,九個車騎府,將會每府都擁有一個自己的屯墾團,允許他們招募百姓為他們屯田。”
軍隊屯田,自古有之。事實證明,只有軍隊才能最快發揮屯墾的作用。至于百姓,此時仍不是主力軍。
榮毗問道:“那軍隊是否參與到勞種中忙?”
黃明遠說道:“豐州府軍作戰任務繁重,勞種不太可能,所以我才會讓他們自己招募百姓。軍隊開荒當地主,百姓成為佃戶種田,而這些種田的老百姓將成為軍隊中最重要的后備力量,第一病源補充。”
其實無論是府兵制度還是明朝的軍戶制度,都是想通過給予士兵田地來滿足他們的生存需求,然后減少官府支出來養兵。
可惜官府弄錯了供需關系,把士兵當成種地的主力,到最后士兵反而成了高級將領的佃戶,同時做著兵和民的事務,還不如普通老百姓,因此逃亡甚眾,這種兵制最后也喪失了戰斗力。
而這一點德國的容克貴族就做的很好,士兵脫產訓練,在家鄉又是地主,他們把土地租給農民,通過地租自己有了生存基礎,對中央的向心力得以加強。
喜歡天下安康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天下安康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