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木燭嶺的步迦可汗聽到阿史那思摩匯報隋軍兵戈犀利,難以一戰,不若趁其立足未穩,將其趕下河去,遂率數萬騎兵向頞根河殺來。
黃明遠眼看突厥來勢洶洶,便命部下堅守不動,只是以砲車和床弩、弩陣拼命打擊突厥軍。而其余部隊和民夫在在大軍陣后,開始構筑大營。
步迦可汗幾次沖擊隋軍防線,始終無法攻破對方的阻擊,只得眼睜睜地看著隋軍一點點的完善工事。
到了夜晚,步迦可汗害怕隋軍騎兵偷襲,只得無奈地引兵撤退。
黃明遠又令鄭言慶原地堅守,使其余各部加快工事進度。
隋軍大營,背靠大河,身后便是兩座浮橋直通河南岸。又令各部在大營兩側掘土,深挖壕溝。壕溝所挖之土,盡數置于大營之前,以此壘起三丈的高臺。而隋軍將投石器盡數置于高臺之上,四百架雙梢炮分兩列一字排開。借助高臺之勢,砲車能投擲二十斤左右的石彈超過一百五十步遠。在砲車之前,隋軍又置兩百余架床弩,密密麻麻,令人看得心驚膽戰。
高臺之前,又是一道兩丈寬、丈深的壕溝,使前驅的騎兵也無法到達高臺之上。而高臺兩側,深溝拒馬,也是防備嚴密。
明明是隋軍要攻打突厥,卻怎么看怎么像是隋軍打定主意要進行緊守。
眾人費解,黃明遠卻是成竹在胸。
“突厥人以騎兵為主,不善防御,之前的爐斤山一戰就看出,若是突厥人選擇堅守不出,下馬步戰,那就是死路一條。所以木燭嶺雖然險要,步迦卻不可能再重蹈覆轍,而只能選擇出擊野戰。
我軍背靠大河,一旦騎兵戰敗,只能被壓入水中,而這就是突厥人唯一的機會,所以我軍再是防備嚴密,突厥人也只得選擇來攻。”
有人問道:“若是突厥人選擇與我軍相持呢?”
黃明遠笑道:“那就只能等魚俱羅和董純二部從兩翼合圍突厥牙帳,殺入步迦可汗身后。到時候木燭嶺防線不攻自潰,步迦可汗遭受數面合圍,插翅難飛。現在步迦可汗即使沒有發現魚俱羅所部,至少也發現了董純部才是。”
眾人聽了皆是無比嘆服。
黃明遠手上有豐州軍近三萬,啟民部騎兵兩萬,再加上朔州、并州、景州、關中、禁軍諸部,也有三四萬人之多。雖然之前諸番大戰,略有折損,但想來仍在突厥之上。
陳遠倒是相信黃明遠的布置,只是他仍舊有疑慮。
“主公,此時步迦可汗手上最多能有六七萬兵馬足矣,再加上其攻我守,我軍戰力并不弱于突厥人,其有什么把握能擊敗我軍?”
黃明遠笑道:“仲長勿憂,我已知步迦可汗要做什么,掀不起風浪來。不過他這么喜歡演,我若不陪他,豈不是讓他計劃落空。”
陳遠見黃明遠成竹在胸,遂不再過問。
喜歡天下安康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天下安康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