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盡,人間仲春時。
黃明遠眼看藍天白云,和風煦暖,便想趁著春光明媚之時,于郊外踏青,尋覓湖光山色一番。此時裴淑寧和陳婤因為各有身孕,不能受得顛簸,不能成行。黃明遠乃帶著陳遠父子、長子黃維揚、斛律敏兒并十余命侍衛,一路向東,前往驪山。
陳遠長子陳克敵,開皇二十年人,比黃維揚大一歲。二人從小一起長大,到了長安,更是親近。陳克敵小小年紀,聰明敏達,黃明遠頗為喜愛。
一行十余人,縱馬馳奔,很快便到達驪山。
驪山雖然有名,但黃明遠并未真的游覽過此地。黃明遠對于驪山的記憶,也就只是到了后世也不敢挖掘的秦始皇的墓和楊貴妃洗澡的華清池,以及張養浩那兩句“驪山四顧,阿房一炬”,“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實際上驪山的風景并不弱于驪山的歷史。
驪者,馬深黑色。驪山山勢逶迤,樹木蔥蘢,遠望宛如一匹蒼黛色的駿馬而得名。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錦繡,故又名“繡嶺”。每當夕陽西下,驪山輝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綺麗,有“驪山晚照”之美譽。
黃明遠帶著眾人,爬奇峰,訪幽泉,還在山中來了一場大隋版的野餐燒烤,其一番游玩,好不暢快。
黃維揚小小年紀,也跟著大人遍爬群山,哪怕是極端疲累,也絕不叫苦。黃明遠本來想看看兒子的韌性,卻沒想到一路跟著,小家伙格外的堅強,絲毫沒有退縮之意。單憑這一點,不論兒子是賢是愚,都未來可期。
后來黃明遠怕兒子累到了,便背著他爬山。雄闊海要接過小維揚,但被黃明遠拒絕了。別人背得永遠也無法代替父親背的,因此小家伙趴在父親的背上,異常興奮,不停地指東指西。
無論哪個時代的孩童,都渴望父愛。
到了下午,黃維揚因為玩的太瘋,早伏在父親的背上睡著了。
黃明遠背著兒子,一路從山上往下返。下山的路遠比上山更要難走,雄闊海想接過小主人,但被黃明遠拒絕了。
此時驪山之上后世的建筑大多都沒有出現,不過這仍無損于驪山的美好。雞上架、牡丹溝、秤錘石、舍身崖······都少了那些后世的雕琢景色,盡顯原始之美。
山中之雨,最是無端。
快到傍晚的時候,一陣急雨擋住了黃明遠一行人的腳步。這個時候,春雨貴如油,這山中雨,來到突兀也來的急,黃明遠等人還有孩子,忙找地方避雨。
這時雄闊海看到山崖一側有個小亭子,忙領著眾人前去避雨。
亭中此時早有幾人正危坐,黃明遠等人一來,這亭子倒顯得擁擠。雄闊海立刻帶人在亭子四周布防,只留黃明遠等幾人于內。
亭中為首的是一中年人,而三個年輕人與之相陪,不知雙方是何關系。不過看對方的衣著,俱是綾羅綢緞,又正襟危坐,相貌儼然,不像是尋常人。